茂名网讯“对虾种苗,原来基本依靠进口,我们经过2年的研发,发明了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解决对虾良种长期受制于外国的“卡脖子”重大难题,实现优质对虾亲本国产化。”202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广东金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活说道。金阳公司每年研发费用不低于全年销售额的10%,与1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引进创新团队。
这是一家来自电白的“专精特新”企业,也电白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缩影。
何为“专精特新”企业?它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缩写。
截至目前,电白区现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这些具备较突出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的企业,聚焦某一领域埋头钻研,填补了行业的许多空白,为电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
近年来,电白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自主创新,通过转型升级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逐年递增,诸多“卡脖子”难题在这些企业研发中得到攻关解决。今年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被工信部认定并公示1家(矽时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茂名市今年唯一一家申报成功的企业。
自主研发,企业注入新“血液”
走进广东金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鱼苗繁育车间,偌大的车间里,一排排长方形养殖池有序排列,增氧机不断输送氧气,数不清的马友鱼游弋其中。鱼儿在池水荡漾,显示着鱼苗强健的生命力。
“近年来,公司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和科技人才,先后开展了‘对虾分子设计育种工程’‘高端海水鱼人工繁育’‘热带海参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开发’‘海产高效环保养殖新模式开发与人工智能应用’‘海洋生物育种与海洋养殖数字化技术开发’等重大项目研究,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董事长李活告诉笔者。
与其同样依靠创新占据行业头部的另外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广东鹰金钱海宝食品有限公司,是粤西地区较具规模的水产食品公司,生产的商品销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创新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为企业打开了国内外市场,成为电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创新应用,填补产业空白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来看,它们往往掌握“独门绝技”,是行业中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并不断发展壮大该领域的优势,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矽时代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研电子化学合成材料,成功开发出耐极端温度有机硅导热胶材料并实现产业化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替代进口、打破国外垄断局面的积极意义。
长盈科技针对当前智能制造过程(人机料法环测)存在的痛点,探索“1+6+N+X”(一个开放窗口、6个通用应用模块,按需提供定制扩展、N个行业应用)的电解铝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模式建立智能工厂模型,对工厂总体设计进行三维数字化处模,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及生产过程动态优化。
九建建设探索新型高效建筑节能技术工程服务,通过利用先进技术可实现国内领先可视化建筑模型设计技术水平:首次实现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自动扫描带坐标三维模型和视频,助力房屋建筑工程数字化完美融合,填补了国内无人机民用建筑工程服务的空白。
政府扶持,企业底气更足
走进霞洞镇大村村电白区丝苗米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金黄的稻穗,收割机开镰收割……“广东中轻枫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电白区丝苗米产业园牵头实施单位,在霞洞镇大村村委会承包了434亩土地种植丝苗米,同时在公司园区内建设丝苗米加工基地,预计今年12月底就能竣工。届时,我们从基地生产—原产料输入—生产加工—统一销售,形成一条完整的、成熟的、全套的生产加工一体化链条,推动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轻枫泰的负责人说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电白实施精准培育,拓宽服务渠道,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万企行”“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每家专精特新企业配备一名服务专员,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优化“粤企政策通”平台建设,开展涉企政策精准推送;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创客广东”大赛,支持优质中小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
同时,在项目谋划储备、机制强力保障、破解要素难题、常态督导调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实行“七个一”推进机制,坚持全程协调服务和实行“挂图作战”;组建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精简审批环节;创新建立“链长制”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全区3+5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功能。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电白加快构建成长。到目前为止,电白今年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申报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
通讯员 卢晓娟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