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青
清晨,路过街市时,一位卖白萝卜的农人,守着一箩筐的白萝卜,热情地向路过的行人大声吆喝:“新鲜出土的白萝卜哟,又脆又甜,大家快来买哟!”听着熟悉的吆喝声,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白萝卜,关于萝卜的记忆如潮水般奔涌而至。
家乡的白萝卜,皮薄肉多,脆生汁甜,其味略带辛辣,营养价值极高。记得儿时的餐桌上,每天都不会忘记摆上一大盘子炒萝卜干。新炒的萝卜干,口感甘甜,嚼劲十足,配上绵软香甜的白粥,简直是人间难得的美味。往往一天时间不到,一大盘子炒萝卜干就吃了个底朝天。
萝卜种植方便,生命力顽强,是长情之物,也是最不矫情的蔬菜。把种子撒进泥土里,浇上水,三四天后,米粒般大小的萝卜种子,就会破土而出,露出一片片嫩嫩的、绿绿的、细小的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吸足了阳光雨露后的萝卜,一个劲地噌噌的往上长。长大后的白萝卜,一个个洁白如玉,皮肉一色,长得鲜嫩水灵,如同翡翠一般晶莹剔透,让人看着就发自内心的感到欢喜。
小时候,肚子饿了,最喜欢跑到菜地里拔萝卜充饥。轻轻地拔出一个白萝卜,去掉根部和叶子,再用清水洗干净外皮后,放到嘴里轻轻地咬上一口,脆生生的,凉津津的。先是微辣,后是甘甜,继而甜中透着微辣,微辣中透着甘甜,爽口极了。不一会儿,一只白白胖胖的白萝卜便不见了踪影,随之而来的是涨得圆滚滚的肚子。那时候,年幼的我天真地以为,那脆生生的白萝卜,绝不逊色于商铺里卖的红通通的红苹果。
白萝卜的吃法也很简单,生吃熟食皆可。母亲是一个烹饪能手,普普通通的白萝卜到了她的手里,她总能变着戏法做出不同的美味来,清炒白萝卜丁、爆炒萝卜干、凉拌白萝卜丝、猪脚炖白萝卜汤,等等。无论哪一种做法,都味道独特,口感一流。当然,母亲最拿手的还是爆炒萝卜干,爆炒后的萝卜干,色泽金黄,口感甘甜,一家老少都爱吃。
萝卜干的做法其实也很简单,每年白萝卜大量上市时,母亲就会带领着我们到菜地里把白萝卜一个个地从地里拔出来,先去掉缨子,再掰掉尾根,最后装进箩筐里,一担担地挑回家。回到家以后,先用井水清洗干净外皮上沾着的泥土,然后再把白萝卜切成指头大小的条状,撒上盐,腌制一晚上,第二天再把白萝卜条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晒,待到晚上再收回家放到通风的地方晾放。如此反复晒上三四天光景,白萝卜饱吸了温热深情的阳光,变得干蔫脱水以后,萝卜干就制成了。制成后的萝卜干,一下子也吃不完,母亲往往会把多余的萝卜干装进坛子里封存起来,待到明年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拿出来食用。
旧时寻常百姓菜,飞入五星酒店中。曾经,一道普普通通的农家小菜,不为达官显贵所瞩目。而今,却成了酒楼食肆的座上宾。如今的餐馆,在客人就餐前,往往都会送上一些时兴的零食小吃,而腌萝卜条就成了其中的餐前佳品。甚至有的宾客参加宴席,尚未正式就餐,吃腌萝卜条就已经吃了个半饱!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在《潍萝天下》题诗云:“东北人参凤阳梨,不及潍县萝卜皮。”萝卜作为美食,不仅可以供人口福,还具有消食化气、清热化痰、降脂平压等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萝卜可以缓解饮食积滞、消化不良、食道不适等症状。记得小时候,每每感冒咳嗽时,母亲都会削一些白萝卜片,配少许姜丝煮水给我喝。那些热辣辣的萝卜姜丝水,喝下去以后,往往会让人热气沸腾,浑身说不出的舒坦。待到第二天,一觉醒来,感冒咳嗽自然就好了。也因此,乡间一直流传着“十月萝卜赛人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上了街,大夫家里呆”的说法。更因此,萝卜成了大家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良伴。
萝卜,童年记忆里的一道家常菜,虽久经岁月的洗礼,却一直在悠长的岁月里摇曳飘香!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