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爷爷给大山坡穿上绿衣裳

摘要:

那一年,包茂高速开建。

■邱洲亮

那一年,包茂高速开建。

它恰好经过我家的村子,征用了村里农田山地,村民一算,村里补偿款多的可以在县里买一套房子,少的也够首付。突如其来的财富,让村民特别兴奋。

爷爷像平常一样,下田地,割草喂鱼。家人看看爷爷,又看看这片养育祖辈,养育自己的村庄,爷爷会带自己离开这片土地吗?田地的补偿款到手那天,一看,将近四十万,够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了。

晚饭时,爷爷开口了,他要把那笔钱用来种树。家里七座山,父亲做生意亏本欠了债,砍树卖了还债。本来,方圆几里只有我家几座山的树木长得最茂盛,最大的树水桶那么粗,一个人环抱不过来。屋后那块自留山的大树还是祖父母下南洋前种的,每一棵树都是祖父母对家乡的不舍,每一棵树都是祖父母对生养的故士深沉的爱。

那些年,家里过得拮据时,就割松香卖,爷爷也不肯卖树。海叔考上大学,要大笔费用,海叔打暑期工,勤工俭学,爷爷也没有动过卖树的念头。到了父亲做生意欠大笔债时,爷爷连续几天盯着那些树出神,最后决定卖树。爷爷收卖树人的订金时,说了一句:欠债还钱,为了做人的诚信,我才舍得卖树。

砍树的人来了,爷爷出去了,砍树的人走了,山光秃了,爷爷隔三差五跑到山上对裸露的大树头喃喃自语。

亲友们都说爷爷傻,没了田地,手上有了钱,不去城里买房,投钱去种树,而且种树是一种慢收获的投资,古人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无论亲友怎么劝说,爷爷种树的决定都不动摇。

村民一户一户搬到县城住了,只剩下我们一家在守着一个寂静的村庄。

此时,坚决留守家乡的爷爷买回来树苗,家人把树苗背上山,挖树坑,种树苗。爷爷带着家人一年春夏的早出晚归,一年春夏的风吹雨淋,一家老少靠一双手一把锄头一把铲子种上了一万多棵树苗。

一家老少,人晒黑了,手起满茧子,腰酸背痛,比赶农忙还累。亲友又责怪爷爷一把年纪还自讨苦吃,又让全家受累,亲戚指着那些才几十厘米高的树苗问爷爷,你们种这些树苗要何年何月才有收成?拿种树的钱到县城买房子,在县城打工一个月都有三千收入。爷爷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亲友嚷道:你就种你的金山银山吧。

第二年春天一到,那些到县城买房的人已出市出省旅游了,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而家人在挖坑,种树苗,为树苗施肥淋水。第三年,家人把家里七座山和十几亩旱地种上了黄花梨、沉香、檀木、松木、杉木、嘉宝果、荔枝、龙眼,树苗和果苗种了三万多棵。

爷爷说这些树就是山的魂。

一年树苗长高了,三年树苗长壮了,五年树苗成林了,七座光秃的山变了,十几亩旱地变了,绿色一片,成了绿色的海洋。

有人看到种下的树,经过近十年精心栽培,树越长越好,一口出二百万想买下家里种的树,被爷爷拒绝了,爷爷说把山把树卖了,那叫仔卖老子田,他不干这样的事。

爷爷每天都要上山看看那些树,树没有辜负爷爷的情意,这座山长得翠绿,那座山长得茂盛,爷爷说山村长满了树木,它才是山的样子。

村民看到我们家里的山我们家里的树,他们羡慕了,他们动心了,一户又一户的村民又回来了,回来把他们的山、他们的荒地种满了树。

村庄里,山是青山,水是碧水。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