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州灰水籺(枧水粽),大小比古粽籺短小,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
高州灰水籺(枧水粽),大小比古粽籺短小,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基本制作方法如下:做粽时按分量开好枧水泡浸糯米,用芒叶或甘蔗叶包裹做成枧水粽子,长约15厘米,直径三四厘米,煮熟后很快停火。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有些枧水粽在糯米内还加有莲蓉或豆沙,煮熟后心红肉黄,脆滑油光,即使在食用时不加白糖或蜜糖,一样甘脆可口,去湿健脾。
高州枧水粽全为民间做法,为粤西风味,非常纯正。据介绍,传统枧水棕,用草木灰(枧水)水泡糯米。加入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相对长久。而且食用少量枧,可平衡人体酸碱度。加上枧水粽口味爽滑,不油不腻,很受食客欢迎。当代人疑心枧水对人体不利,建议制作时不加枧水,令“枧水粽”之有名无实,失去其甘香脆口的传统特质。其实一年之中才有那么一段日子吃这种食物,窃以为少量吃入枧水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而不加枧水的粽子,存放时间也并不长久,容易腐臭变质。
编辑:车杰蓉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