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信宜

信宜朱砂镇:做好“土特产”文章赋能乡村振兴

摘要:

朱砂镇今年举办的首届“一村一品”农副产品推介会,市民朋友们至今念念不忘。推介会上展示的南华李、大肉姜、坚果、山地鸡等优质农副产品让人眼花缭乱,35个村(居)对乡村振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让人感到十分振奋。

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茄瓜生长情况。通讯员 王庆珍 摄

茂名网讯 信宜市朱砂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聚力培植优势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党建引领村村出一品,赋能乡村振兴,农业示范镇的路子走得更为踏实、走得更远。

总体规划

力求村村拥有一品

朱砂镇今年举办的首届“一村一品”农副产品推介会,市民朋友们至今念念不忘。推介会上展示的南华李、大肉姜、坚果、山地鸡等优质农副产品让人眼花缭乱,35个村(居)对乡村振兴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让人感到十分振奋。

该镇有关负责人员表示,朱砂按照‘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鼓励种植大户发展种植。通过分片划区,挖掘各村特色产业,力求各村都有一个以上叫得响、叫得亮的品牌,同时通过引进的企业发展加工,将产品向外推广,使群众种得出、销得出,促进群众增产增收。

因地制宜,以“特”破局,立足各村自然环境和产业基础。朱砂镇因村施策,精准把脉发展“症结”,为每个村开出了发展“良方”,推动着35个村居产业崛起。佛水村的南华李、埠头村的黑豆和大头菜、旺沙村的枇杷、燕埇村的茄瓜等种植基地,以及石印村的山地鸡、石根村的鹌鹑等养殖基地等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传统农业产业加上现代新科技种植,推动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挖掘

增收致富充满信心

文料村采取村党总支牵头组织、组织合作社具体实施、群众自愿入股分红、技术全线三方外包的模式,利用特色果蔬加工面条,开拓出一条新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该村的香芋南瓜种植基地里,近50亩香芋南瓜已开花长果,收获后将会用来加工生产香芋南瓜面条。

一位村干部透露:“香芋南瓜面、枸杞面和紫玉淮山面,是4月份制作出来的,我们正在申办相关证件,争取将这些面条打造成为一村一品产业。”

村村有特色。佛手是里五村新增的特色农产品,在首届农副产品推介会上备受关注。在该村的佛手种植基地,可见约1米高的果树上已经挂了不少佛手。

该基地负责人介绍:“佛手观赏果价格每公斤20元左右,上下浮动1元,大概10多元一个。现在镇村都很支持我们发展佛手种植,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据了解,里五村于2021年从云南引进佛手,发展种植近百亩,种下一年多就开始挂果,今年4月陆续上市,采摘期持续到10月份,理想的收购价格让佛手迅速成为该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开辟新路

描绘乡村振兴画卷

一个南瓜成就一条产业链,一个佛手成为群众的致富果,特色产业不仅撑起当地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也成为一村一品的鲜明标识。在开辟新路子新业态的同时,朱砂镇也将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进行综合提升。今年来,朱砂通过派驻农艺师,对林渥、盘龙、佛水等10多个村的南华李进行对口服务。全镇南华李产量达近万吨,经过品牌包装及宣传,收购价比往年有了提升,总产值达7000万元。全镇的3000多亩坚果,经过引导种植户加强管理,硕果累累挂满了枝头,预期今年产量达到50万公斤。

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蓬勃生机,更多产业在振兴发展。“一村一品”的带动效应,推动着该镇农业示范镇的高质量建设,“农”墨重彩地打开了朱砂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祖光 通讯员王庆珍 黄瑜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