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观趵突泉公园

摘要:

早就听说趵突泉了。老舍先生说过“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它一半的美。”不管是否,对我来说,“趵突”,已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名字。

■郭桃珍

早就听说趵突泉了。老舍先生说过“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它一半的美。”不管是否,对我来说,“趵突”,已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名字。

据记载,“趵突”一词出自曾巩的《齐州二堂记》。“趵突”有“喷涌、奔突”之意,正是其“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印证。相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喝了一小口趵突泉水泡的茶,便欣然册封其为“天下第一泉”。

而今,我亲身来到了济南。趵突泉公园的正门是一个颇有古典风格的石牌坊。大门横匾上的“趵突泉”三字,传说是乾隆的御笔。有人誉它为中国园林“第一门”。来到这里,我眼前立刻亮了起来,兴致更浓烈。真美,若不是游人如织,我认为它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同行的黄校长是旧地重游,一路谈笑风生,跟我和小娟说了不少济南的风土人情。还很热心充当我俩的向导和摄影师。

不多久,我们就到达了趵突泉。我看着:一个长方形的泉池,水尤清冽,四周石岸,岸上的人一圈又一圈。在泉畔,康熙、乾隆为趵突泉题写的双御碑甚是显眼。站在观澜亭对岸,水中矗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也许是为了左右对称,旁边也设计了一块石碑,上题“第一泉”。有意思的是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是没有一“点”的。而如果您来到大明湖,会发现南门牌坊上“大明湖”的“明”字的“日”字边正好多了一“点”,成了“眀”。莫非那一“点”是被奔腾的泉水冲到了大明湖?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急湍的水花在旋转着、翻滚着,像盛开的白莲吐露芬芳。沉鳞竞跃,似与游者相乐。我思考着这舞动的精灵,它的底下究竟储藏着哪种力量,怎可以如此狂欢。我从未见过这般壮观的泉水,隔着十多米远,耳朵里仿佛传来的是一个城市最有活力的声音。

来的路上,黄校长反复说一个名字——“李苦禅”,说这次定要去“李苦禅纪念馆”看看。“苦禅”?对于这个名字,我有点疑惑。黄校长便解释道:“苦禅这名是其同窗取的,有深意。‘苦’,是生活困苦的苦;而‘禅’,则是因为他擅长画写意画,画里有禅宗的味道。原来如此!了解苦禅大师的经历后,我觉得是恰如其名的。再走进纪念馆,细看他的书画作,几乎都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我想,一个不会画画的人(黄校长说自己不会画画),却能看出大师的画意,说出其画技,品出其画格,那是对大师最高的尊崇啊!

而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更倾情于李清照纪念馆。在漱玉泉畔,有一座廊檐飞翘的古建筑。大门之上有“李清照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门后的屏风上则有“一代词人”和“传诵千古”两个匾额,字皆是郭沫若所题。走进院落,一种清幽古朴迎面而来。看到海棠,我不觉吟起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院里还种植芭蕉和桂花,这些都是李清照生前喜欢的植物。往西院走,飞厅、走廊、方亭、石桥一览无余,院中更有小桥流水。我若有那“千古第一才女”的一丁点才情,想必也会吟诗一首了。哈!梦!一个白日梦!

踏进竹堂,堂内矗立着一尊李清照的雕像。只见她一袭白衣,手执书卷,眉头紧锁,神情凝重,若有所思的模样。唉!“天独厚其才而吝其遇”,这是她个人的不幸,却是中国文坛之大幸!

突然,一声欢笑声惊扰了我。声音从两个六七岁的小孩那边传来,大的是女孩,她右手揽着小弟的肩,左手拿着一根泡泡棒,正兴冲冲从雕像前走过。少年不识愁滋味,唯有长大,他们才会读懂女词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凄苦吧!

相对趵突泉,纪念馆有点冷清。只是如果趵突泉公园仅有泉,未免单调乏味。有了纪念馆,这公园便多一份厚重与韵味,不是吗?

有人说,来济南不去趵突泉等于没来。我是赞同的。此刻,我在想着,何时能再去看上一看,走一走呢!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