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团队(前身为茂名晚报小记者),创立于2007年。15年多来,一批批小记者通过培训和外出活动,写作、口才和采访播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极大促进了日后的学习。
小记者时期的黄子皓。
大学时期的黄子皓。
2023年度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正在招新,扫码报名。
编者按: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团队(前身为茂名晚报小记者),创立于2007年。15年多来,一批批小记者通过培训和外出活动,写作、口才和采访播报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极大促进了日后的学习。
早期的小记者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近年的小记者,正在大学就读。参加小记者,让他们获益良多。本报联系到当年的小记者,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下面这位当年是市七小(现为光华小学)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四年小记者经历,初中就读十五中(现为博雅中学),后来考上市一中,大学本科是北京的华北电力大学。今年六月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如今顺利成为了茂名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公务员。
茂名市人民检察院黄子皓
茂名晚报小记者(现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作为提供给茂名本地中小学生们增长学识、丰富阅历的高质量平台,十余年来持续陪伴着诸多孩子们的进步与成长。我有幸作为报社小记者曾经的“老一辈”成员,亦在这个平台的培养与见证下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今年六月我从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如今顺利成为了茂名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公务员。借此机会,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与茂名晚报小记者那段难忘的不解情缘。
2008年春夏之交,那时还是市七小(现为光华小学)小学五年级的我偶然在《茂名晚报》上看到了一则刊登有小记者招新信息的通知,立即报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记者。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我以小记者的身份走出学校,跟随着报社的哥哥姐姐们走访了甘纯氏公司、茂名自来水厂、茂名消防局等不同单位,以一名记者的视角去感受、去体会,通过实地参观与现场采访,我拓宽了眼界,收获了许多难以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
除此以外,我作为小记者也曾在《茂名晚报》上发表数篇文章,用文字记录自身的成长历程,既实现了自身写作水平的进步,亦提升了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茂名晚报小记者的那段经历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2008年举办的那场“十佳小记者”评选演讲比赛。小时候的我不善言辞甚至些许胆小,不太敢于在公众场合发言,这次演讲比赛对我极具锻炼意义与价值。印象最深的是我当初抽到了1号签位,需要在40多名参赛选手中率先发言,当我踏上舞台,以《我与小记者》的演讲题目在台上尽情展现自我的那一刻,我克服了紧张,增长了自信,锻炼了表达,实现了成长。尽管最终我没有获得当年的“十佳”小记者称号,但在茂名晚报小记者这一平台对我成长过程中的培养与指导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收获。
从我小学五年级成为报社小记者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翻开当年刊载有我文章的几页报纸,不免已然有些泛黄,然而那段伴我成长的难忘经历作为我心底里一笔珍贵的财富却依然清晰,仿佛一盏明灯继续指引着我前行的路,鞭策着、指导着如今的我,作为一名检察机关的初任公务员,依然要像当初作为小记者的自己一般,力求在未来的司法工作中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继续坚定做一名真相的发现者和正义的维护者。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