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新闻

我来学非遗 传文化薪火

阿朱家籺制作技艺体验活动让学生们沉浸式感受非遗之美

摘要: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12月10日上午,由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茂名市文化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茂名市图书馆承办的“我来学非遗 传文化薪火”——阿朱家籺制作技艺体验活动,邀请了茂名市阿朱家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志颖到场讲解籺的历史来源和带领学生们学习籺的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学生们学习籺的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诗华 摄

朱志颖教小孩子们做籺。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诗华 摄

茂名网讯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非遗知识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12月10日上午,由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茂名市文化馆、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茂名市图书馆承办的“我来学非遗 传文化薪火”——阿朱家籺制作技艺体验活动,邀请了茂名市阿朱家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志颖到场讲解籺的历史来源和带领学生们学习籺的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同学们,大家都有吃过籺吗?知不知道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般是在什么时候才做籺?”“籺都有哪些历史呢?”……活动中,朱志颖先是向在场的学生和家长们讲解了籺的历史来源和用途等,随后,她便开始教大家如何制作籺。茂名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本次非遗活动的学生们约有20名,他们在家长们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迅速地带好了围裙、帽子和一次性手套,面对着摆放在眼前的面团、馅料和模具等,早已跃跃欲试。

跟随着朱志颖一步步的示范,同学们也纷纷学着先揉出一个小面团,再一点点展开小面团放馅料进去,紧接着是捏合,放进模具里用力印出形状……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籺就制作完成了。“妈妈,你快看!我这个做的比上一个更好,是鲤鱼状的。”正在茂名市新世纪学校读三年级的赖同学迫不及待地想分享她刚做好的籺。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自己动手做籺,觉得非常有趣和有意义,回到学校她还要向其他的同学们分享她刚学到的这门“新手艺”。

“我认为籺是一种很值得传承下去的美食。做籺、吃籺是粵西人过节最古老、最传统,也是必不可少的习俗。现在可能只有老一辈的人才懂得怎么做籺,大家更多是在需要的时候去市场买籺来吃的。”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朱志颖认为除了做籺,也很有责任去推广、传承好关于籺的文化,打造粤西籺品牌,给予本地人更强的文化自信。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诗华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