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你,这座古城已等待了千年。”
■庞洪流
“为你,这座古城已等待了千年。”
严冬季节,在张家界的火车站我看到这样的广告,心里微微起了波澜,仿佛这个温婉朴素羞涩的女子等的是我,为了感恩她的这份痴情与坚韧,我情深意切地奔赴她而来,揣着千丝万缕的情丝想告诉她,为你,我也曾良思许久许久,想着在迷薄雾的沱江边静静伫立捕捉你千年的神韵;也想着可踏着青石板路悠悠地行走,一不小心就与那个质朴的翠翠擦肩而过;也想着在手腕上挂一个亮闪闪的银镯子,在太阳下凝视着它放出的莹白的光,觉得自己是那么温和的一个女子;也想着在雨后,空气里蔓延着湿润的苗集上,混迹在一个个头上裹着大布包,肩上背着竹背蒌的湘民中,问一句,姜糖多少钱一包?
这次,我终于实实在在地来到凤凰,我耐心地跟着导游一路访问凤凰八大景。我是喜欢进出故居的人,所以,每到一处故居,我认真品味的那一段关系着家国民族命运的兴衰史,都会有一种浪花淘尽英雄的感觉。
在八大景中,我钟爱的是沱江泛舟和陈寅恪、沈从文故居。前者,一路风景一路山歌,现在沱江两岸大多都是客栈和酒吧了,唯一保留完整的吊脚楼只在虹桥边了。后者是学界泰斗和文坛宗师,陈寅恪和文学大家沈从文,我很虔诚地专注地环顾四周,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无限敬意。我想,一个人倘若一生拼命做一件事,如果不是为稻梁谋,就算得上不俗乃至高尚了。如果一味由着自己的性情埋头做下去,全不理会他人议论,将褒贬荣辱置之度外,这样的人就更加崇高了。陈寅恪、沈从文无疑在此之列。正因为人生短暂,行如薤露,一切的一切终归灰烬,所以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人贪图功名利禄,追求享受;有人克己修身,希望名垂青史。但细观陈寅恪、沈从文的一生,分明走的是另外一种人生之路:既不热衷于追求享受,也不执著于流芳百世。做自己认准的事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这次,我是入夜时分到达,来到沱江边,两岸的红灯笼渐次亮起,很多人在沱江上放莲花灯,我一次次抬头寻找那枚翠翠凝望过的大月亮,我在沱江边站了很久很久,听了很多首身旁酒吧传来的歌,自己也和着那些歌来来回回哼唱了好几遍,也见到了清冷的月亮。
第二天中午我再次到达凤凰古城,冬天的烈日照得我的脸红红一片,走在人流如织的老街上,透过玻璃窗,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姜糖师傅一双巧手有力地扒拉着硕大一团姜丝缠缠绕绕,然后,拔出其中一缕,过程宛如做拔丝苹果,那一缕姜丝冷却后被剪成一颗颗爽脆的姜糖,我尝过,很好吃。凤凰古城里的银店多如牛毛,也不知道哪家是正宗诚信店,我是在老营哨银店挑了一只刻着花纹的银镯子,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
漫步沱江边是我此行的另一个愿望,尽管,阳光炽烈,江中水汽冷却如冰,但对想亲近沱江的我来说,一切都不管不顾了。沱江上有一座木桥,另有两排石墩串联起的石桥。我从木桥过江,再从石桥上一步一步折返。在桥上来回走动时,脚下的沱江水声哗哗,而等到坐上小船游览时,又觉沱江很文静。两者相比,我更欢喜灵动韵致的沱江。古旧的吊角楼就悬于两岸江面之上,檐挨着檐、壁连着壁,阳光傍着江水逶迤而去,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