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高州

​沙田镇“擂台比武”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摘要:

  “我们通过创新推行“党支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经联社+农户+加工厂”发展模式,多方协力成功打响赤坎“糖心薯”品牌,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红薯产业链, 

茂名网讯 “我们通过创新推行“党支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经联社+农户+加工厂”发展模式,多方协力成功打响赤坎“糖心薯”品牌,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特色红薯产业链,带动红薯种植户亩均增收5000多元……”近日,高州市沙田镇正热火朝天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系列评比活动,该镇赤坎村党总支部书记梁剑华高兴地向评比团成员介绍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方面的成绩。

今年以来,沙田镇党委以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书记项目为抓手,聚焦“五大振兴”主题,通过比思路、比干劲、比实效,激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动担当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

搭台设擂,一线评比“促交流”

“以前,我们都是靠自己摸索着干,很少有机会向其他村(社区)学习交流,现在通过参加‘擂台比武’活动,以走出本村看本村、走出沙田看沙田的视角审视自身,让我真切地看到了我们的短板不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学习机会”。沙田镇卢村村党总支部书记卢谋创颇有感触地说道。

据悉,为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实现全覆盖,沙田镇党委制定《沙田镇2022年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擂台比武”实施方案》,明确比武主题、比武方式、评审方法等具体要素,细化15条评分标准,以全镇14个村(社区)为单位搭建“擂台”,把比武擂台由“会场”搬到“现场”,指导各村(社区)组织开展“村村互评”活动,通过“比党建业务水平、比产业发展实绩、比任务清单落实、比乡村治理成效、比党建亮点建设”,评选出成绩突出的村(社区)党组织,树立先进典型,确保取得“示范一批、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比武”效应。

严核细审,分片比武“亮成绩”

“我们今年通过镇党委政府奖补、乡贤捐资、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投入资金396万元,投入2000余人次,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美丽庭院、“四小园”等景观11处,粉刷墙绘1600余平方,新增路灯100盏。扩建及黑底化村中道路4100平方米……”在该镇“中部片区”评比现场,沙田镇永乐党总支部书记庄家金正向评比团介绍本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据介绍,沙田镇党委根据“比武”方案的15条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化制定《沙田镇“擂台比武”评分表》,将14个村(社区)划分为“上中下”3个片区,组建3支由镇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农业农村办及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干部组成的评比团,带领分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评审,通过“看、比、评、学”,进一步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有效推动形成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的良好氛围。

头雁领航,雁群高飞“齐头进”

“组织开展‘擂台比武’,初衷是通过以赛促干、以赛破题、以赛争优,紧紧抓住村(社区)支部书记这一基层党组织中的‘关键少数’,破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要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沙田镇党委书记李大强介绍道。

据悉,为确保“擂台比武”书记项目真正取得实效,该镇以“比武”载体,将中心工作任务分解为一项项比赛内容融入日常工作,倒逼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年产值超7.8亿元;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永乐和坑村获评高州“十大美丽乡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文教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升级,高标准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4个。五大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经过激烈比拼,“比武”共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5名。

参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为奋力打造高质量、有特色、上水平的乡村振兴“沙田样板”而努力奋斗。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伍 通讯员 谢天 邓振权 刘育肇

编辑:林奕余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