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诗的假定与真实——梁云山《一首诗一个故事》断想

摘要:

诗的假定与真实——梁云山《一首诗一个故事》断想

□宋立民

1.一个故事可以浓缩为一首诗。然而,一首诗可以隐喻一堆故事。

唐人曰:“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实写的是秋天回到老家洛阳,但读者某君心里的“秋月”没准是情人,排球迷在想她一定姓魏。

戴望舒的“雨巷”里,主人公要撑油纸伞,姑娘得有丁香味——“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但是现如今,俊男靓女的“雨巷”,可能是悠哉游哉逛粤西八坊村小镇,或者聚集在街边店里撸串。

2.七年前,白俄罗斯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世界文坛争议顿起。说深度报道都是故事,消解了“诗艺的假定性”,曰评委“越位跑偏”,女记者该去争取普利策才对。殊不知真实才是铁打的诗意,“故事”常常类似,但是有的写成了诗,有的写成了文件。

3.梁云山不会讲故事,只会写画面,例如他诗中那位幸也不幸的擦鞋妹。

绰号“岛哥”的梁云山不是“写诗的人”。他是“属于诗的人”。再进一步,他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变为诗”的人。

说实话,有人写了大半生,尚不知道“诗”为何物,于是“写诗”成了材料作文。岛哥绝不同,有这本小册子为证。

4.梁云山的诗是男人的诗。

他在雅鲁藏布江听李娜唱歌,是要把健硕的灵魂洗净。

他在西藏的大山面前稽首,因为大山的笑声是碾压心脏的低音炮:“他浑身裸露着/肩膀很宽,很结实/夜晚九点多了/居然还有一圈夕阳映着他的脸/他正冲着我们笑/呵呵、呵呵的笑声”——这是让“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小女生着迷的。尤其是《今夜我也在德令哈》,乃中国传统诗歌的“活剥”或曰“艺增”的写法。

一个海边长大的湛江人,念念不忘九寨沟、米拉山口、华北大雪……站在水里的双脚硬是趟开了北方的风尘。

的确,没有大海的胸怀,也写不了大雪与大山的。

5.梁云山又有女子的细腻。

那把吉他是他与长发翩翩的“风衣”的初恋,邻家的姐姐是他的秦可卿。走过“她”所在的城市,顿悟小雨是恋人的泪雨。某个除夕夜他很陶醉,不是因为年夜饭,而是“在厦门某大学的女同学/又给我寄酥饼了/是二〇一七年元月二十日寄出的”——该是如何地多情,能够在“海鸟的叫声”里写出如此的句子!

“苦涩才是爱情”一辑里最有张力的是《一见钟情》:

那是一片湖,芦苇摇曳/一只水鸟,掠水而过/那是一条河,长满苜蓿/花朵点缀着,流淌的乡愁/那是一方水塘/有女人抱着盆,拾级而上/那是一个夜晚/有女子提着鞋,走向月亮/从你的眼里/我看遍了,你家乡的水系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被无数人写过无数遍的一见倾心,在梁云山笔下以“水系”托出,超凡脱俗也。老黑格尔的“对方即整个世界”在此诗化为所有水的载体:女儿是水,目光是水,月光也是水——有嫦娥的歌声为证。

6.俄国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说:“斗争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歌使我不能成为战士。”(《致济娜》)“主旋律”与“正能量”怎样入诗?如何避开“席勒化”的直奔主题?这是“诗胆”的考验,也是对于诗人语言驾驭能力的测试。

梁云山显示了实力所在。

他写207国道,是“这国道从内蒙古来/在道上干活,能闻到草原的味道”。写325国道,是在缅怀留在道路上的朋友与岁月。他写湛江港的1980,起首就是“那年台风把大船开到百货大楼”;最为“撄人心”的,是《南昌八一广场》:

或许您归来的英灵/认不出这里了/不要紧/您可以摸一下自己的雕像/顺便把那血和眼泪/再擦一擦/随便溜达溜达吧/听听那雄壮依然的歌/不要再为那一枪是否打中/而耿耿于怀了/其实您那一枪/打响比打中更重要/您听那河水,奔流不息的/像不像,您的枪声

那个广场我也去过,看到汉白玉的镌刻的军史,作为退役军人的我也曾诗情澎湃。但是,没有想到让烈士“魂归故里”地“活”过来。“摸一下自己的雕像/顺便把那血和眼泪/再擦一擦”,是现代派的写法,但却是故事里的诗,是超越真实的虚幻。而结尾用水声比喻枪声,真是形象而流动的纪念。

7.说梁云山属于诗,也是立足于诗性思维。从什么意象切入,在哪一个意象上扯开,是积累,更是悟性。例如用父亲绘写故乡,贝利用香烟,鲁迅用吼叫,朱自清用背影,罗中立用圆珠笔……在大家几乎把日常写尽的位置,他用的是甲骨文的“父”字:“站在古老的甲骨上/手里攥着,一根令我悚然的棍子/而目光里的爱,像一条红色的虫/时而蜷曲,时而伸直/时而翻滚”——“父”是会意字,左边的“棍子”类似石斧,右下是一只手,即持械。由“棍子”而思及姿态各异的“虫”,是将父辈的坚忍、韧性、劳作乃至挣扎象征化而形象化。

梁云山说,自己父亲的背影,“像冬蝉一般冷寂”。天知道写出这七个字需要怎样的情热。

8.我想说几句批评的话——实在是因为看上了他的才华而渴求完美。那就是,始终记得用“诗”写“故事”。例如《红土诗社》写兄弟们喝酒:“你喝醉了,诗句会掉落地上/哐当一声/他喝醉了,笑声会掉落地上/骨碌几下/你和他都喝醉了/世上会少一份沧桑,多一份童真”。前两个“掉落地上”落地有声而栩栩如生,第三个,都喝醉了,反倒没有了意象——“沧桑”与“童真”是什么呢?读者也很难“形象思维”。诗社喝酒,笔者不止一次参加,也时有醉意。都喝醉了,我的感觉是“隔篱呼取尽余杯”,是“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是“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

所以,岛哥还得继续喝,继续写。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