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高州

根子镇元坝村委会桥头村夜市让乡村『夜生活』更精彩

摘要:

夜幕降临,音乐声渐起,村民们陆续走出家门,欣赏夜色、听歌唱曲、品尝美食……夜晚的桥头村依然热闹非凡。

夜晚的村中儿童游乐园。

夜晚的村中儿童游乐园。

糖水档口坐满了小朋友。

夜市美食。

一起同乐。

免费唱K。

热闹的桥头村夜市。

扫一扫 看视频

茂名网讯 夜幕降临,音乐声渐起,村民们陆续走出家门,欣赏夜色、听歌唱曲、品尝美食……夜晚的桥头村依然热闹非凡。一条600米长的夜市,包罗了各式特色小吃、娱乐设备、儿童游戏器具等,让村民的“夜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场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断。

村民当“老板”,收入可观

今年40多岁的陈伟在桥头村夜市摆了一个小吃摊,卖葱油饼、番薯饼、章鱼丸子、棉花糖等,他是第一个在桥头村夜市摆摊的,至今已有近3年时间。“当时看到这里修建得这么漂亮,晚上很多人来这里散步,就想着拿点小吃来卖,估计生意会不错。”陈伟介绍,从2019年年底开始,有许多人都“嗅到了商机”,都来此摆摊,夜市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说起夜市的由来,元坝村村干部丁虎增表示,元坝村民风淳朴,村民勤劳肯干,总不肯闲着。他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前,当地不少村民就有年例期间支摊档、做买卖的习惯,美丽乡村建成后游客多了,大家就纷纷把自家的拿手特色小吃拿出来摆卖,自己当起“小老板”,增加了一份收入。

葱油饼、番薯饼为2元一个,棉花糖5元一个,价钱实惠,深受顾客们喜爱。陈伟一边炸着葱油饼一边说:“周末、节假日这里人多,我就叫家人一起来帮忙卖,平时人少的时候就我自己一人。”他每天5点多出摊,收摊时间根据当天夜市人流量而定,人多时则晚点收摊,人少时则早些,最晚时曾经营到凌晨12点多。“虽然也挺辛苦的,但是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还是觉得很开心。”他说。

夜市的“小屋糖水”摊内坐着许多顾客,摊主是本村的一对夫妻,白天在家熬煮糖水,晚上到夜市摆卖。“我喜欢吃凉粉”“我喜欢吃清补凉”“我喜欢吃籺仔糖水”……糖水种类众多,对于不同种类,顾客们各有所爱。其中,现做现卖的籺仔糖水是该摊档的热销品,最受顾客欢迎。籺仔糖水用面粉制作而成,吃起来口感Q弹,十分筋道。

各类糖水加椰汁的为5元一碗,加糖水的为3元一碗。摊主告诉记者,一般到晚上10点就卖完收摊了,遇到节假日也会多煮一些,多的时候能卖100多份,收入比较可观。据了解,该摊主已在这个夜市摆摊两年,夏秋季节天气热的时候卖冷饮,冬春季节天冷则改热饮。如今,该糖水摊已经积攒了许多自己的忠实顾客,有些隔三差五便要来吃上一碗。

休闲娱乐好去处,丰富群众“夜生活”

近年来,桥头村夜市越来越丰富,不断有不同业态加入。沿着河畔广场一路到风雨廊桥,穿桥而过至同心广场,600多米长三两步一个摊位,特色小吃、小型游乐设施、乡村KTV等,异彩纷呈。

家住附近的张阿姨,除了下雨天,每天都来夜市走一圈。她说:“每天吃完晚饭就出来散散步,这里景色也好,人多热闹,心情更加愉悦。”张阿姨家里以种荔枝为主要经济来源,白天她基本都是到荔枝林走一圈,如今荔枝林的农活不多,晚上便来夜市逛一逛,与亲朋好友边散步边拉家常。

罗女士一家三口正在夜市一家烧烤摊吃宵夜,记者上前询问得知,其家住附近,晚上只要有空就带小孩来这里散步。她说:“小孩现在5岁,经常吵着要来这里玩,所以就带小孩来这里玩,我们自己也可以放松一下。”

在同心广场,十几人围在一起,有的拿着话筒唱歌,有的在调试着音响、投影等设备,也有的坐在一边听歌赏曲,大家沉浸在音乐声中。这个乡村“KTV”的发起人林叔,家住夜市附近,每到傍晚他便将音响、话筒、点歌台、投影等设备搬至广场,供唱歌爱好者免费一展歌喉。林叔表示,因以前觉得乡村的夜晚比较无聊,大家吃完晚饭都没什么事做了,所以就想到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唱歌的场所,将喜欢唱歌的人聚在一起,丰富大家的“夜生活”。

行走在夜市中,可见地面干净整洁,各摊主自觉做好自己摊档周边的卫生,逛夜市的人们也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据了解,桥头村自发形成夜市后,村委会与村民理事会随即介入管理,从诚信经营到卫生保洁都有专人跟进,确保美丽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此外,当夜市人流量大的时候,村委会均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帮忙维持秩序,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等。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琴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张  越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