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与化州的缘分始于2009年的年例之旅。
■ 黄超平
我与化州的缘分始于2009年的年例之旅。虽然同是茂名人,但是家乡没有做年例的风俗,又与几个化州同学相熟,于是年例期间慕名来到化州,开启体验化州的年例之旅。
化州的年例很热闹。村里的老者抬着轿子沿着村庄走,一路锣鼓喧天彩旗飘飘,所到之处爆竹相迎,巡游一圈后回到村里的小广场,每家每户就把祭拜的菜肴水果摆在事先就准备好的四方桌上,全村的人都聚在这里,虔诚地祭拜。不同姓氏或者不同自然村的两队抬鼓队伍,全部都是年轻人,只要碰头便开始斗鼓。小广场里此起彼伏的锣鼓声、一阵又一阵的爆竹声,互相打招呼问好的喧闹声,整个场面高涨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袅袅升起的烟火味弥漫在人群之中,如置身光影世界之中,每一帧都定格在电影幕布之上,成为私藏一生的美好回忆。
化州的人民很好客。化州年例开始宴客的时间基本都是下午三、四点开始,按照自家宾客来的时间分批吃饭,亲戚之间带着礼物来,东道主又将东西分了让亲戚拿回去,礼尚往来感情深。朋友的干脆就不需要顾及礼节空手进门,买了礼物的反而被骂见外矫情了。热热闹闹,杯觥交错,一来一往,我有点喜欢这样热闹,这些都是我未曾体验过的。印象很深,当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离开了,剩下的就是我们几个留宿的学生,打扫完卫生后,东道主伯父怕饿着我们,又开始张罗一桌子的菜,几个年轻人喝着啤酒聊着学校和自己家乡的事情,聊着聊着,伯父伯母也加入我们,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吃着,一起聊着,像一家人吃宵夜一样,享受这安逸的美好时光。伯父甚至拿出自家泡制的药材酒要与我们一起品尝,就好像要把自家收藏的宝贝都要拿出来与我们分享一样,我们都婉言相拒了。
化州年例的夜很神奇。凌晨开始,村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了,我们几个拿着电筒,小心翼翼地跟在同学后面,一路走一路听她介绍年例习俗,我们出门之后,附近的邻居们也像伯父一样,点燃火把跟着队伍一起走。我不知道具体要去什么地方,就这样一路跟着,去到相对开阔的田野,放眼望去,黑寂的天穹下,移动的火把,好像一条火龙绕在我们的上空。一路上,烟味有点呛人,但是大家都很严肃,听说舞火龙就是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我不知道作为主人家还需要进行多少个流程才结束,回到同学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我们都累坏了,很快在偶尔响起的爆竹声中沉沉睡去,在梦乡里依然是回味当天神奇的体验。
距离2009年的年例之旅已经过去13年了,基于巧合,我与化州的缘分一直没有结束,先是在化州找到工作,再到后来成为化州的媳妇,现在的我已经与化州血脉相连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近年来疫情的缘故,化州年例已经很清淡了,但是我不觉得遗憾,因为我在化州年例最鼎盛的时期,见过它的模样,感受过那股人情味十足的烟火气。
而这股烟火气已经从年例延伸到化州牛杂、化州糖水、化州拖罗饼、化州橘红、化州三江六岸……
让我跟化州缘更深,爱更真!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张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