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向海而兴的重大发展机遇,写好临港产业发展的文章,高端产业资源加速向“三大平台”集聚。作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滨海新区正锚定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目标,瞄准现代化港口发展方向,引领绿色化工、氢能利用、港口物流、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以及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茂名网讯“这几年茂名滨海新区的建设热火朝天,临港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粤电博贺电厂正式发电,益海嘉里食品加工项目正式投产,道道全菜籽油加工项目即将投产,东华能源一期一阶段项目即将建成,吉达港区防波堤不断延伸……”茂名滨海新区有关负责人说起新区的建设发展成果,如数家珍。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向海而兴的重大发展机遇,写好临港产业发展的文章,高端产业资源加速向“三大平台”集聚。作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临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滨海新区正锚定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的目标,瞄准现代化港口发展方向,引领绿色化工、氢能利用、港口物流、粮油加工等临港产业以及海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站在新起点,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开花,临港产业集群建设快马加鞭,处处展现出一派蓬勃兴旺的景象。
吉达港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摄
因港而兴,“蓝色”经济正提速
——博贺新港区临港产业初具规模
海洋是滨海茂名的优势和潜力,茂名海洋经济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拓宽茂名港发展空间,以港口促发展开启沿海经济新征程。
博贺新港区是粤西地区少有的深水良港,是粤西地区及洛湛铁路沿线产业发展的重要物流枢纽,对茂名扩大开放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19年博贺新港区正式开港,茂名首个深水公共码头——茂名港博贺新港区通用码头项目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11月10日,实现口岸临时对外开放。2021年3月5日,外贸进出口业务首航启动。另外,通用码头二期现已启动,计划投资为9.18亿元,拟建2个10万吨级泊位,粮食筒仓12座、粮食皮带廊道等,计划在2022年6月开工建设。
发展大港口,不仅是为了开辟海上物流大通道,重点是带来大产业。“深水码头的建设,能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茂名广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梦庚接受采访时表示。博贺新港区这个亿吨大港从梦想照进现实,是茂名进一步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的重大契机,激活滨海发展动能。码头建成后,世界500强丰益国际旗下的益海嘉里(茂名)粮油和食品加工项目、道道全菜籽油加工项目等重大项目集聚在港口周边落地并加快建设,临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目前,益海嘉里(茂名)粮油和食品加工项目有序推进,其中古榨花生生产线、中小包装生产线已投产,面粉生产线加快建设。道道全菜籽油加工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待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后即可进料投产。
博贺新港区建设全面开花,一大批码头、航道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粤西LNG造陆工程已完工;博贺新港区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及海上公共管廊、80万立方米油品化工仓储库区项目、3×5万吨级化工码头、30万吨级航道、昌利5万吨级油品码头、博贺疏港铁路项目已开工并在加快建设中;30万吨级原油码头、利丰散货码头、粤西LNG项目正在全面加快开展前期工作……
接下来,滨海新区将继续依托博贺新港区海陆交通优势,吸引仓储物流、冷能利用、装备制造、粮油深加工等优质产业落户。“深水大港”茂名梦加快崛起,临港产业集群正蓄势发力。
前景向好,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
——打造吉达港千亿产业集群
当前,我市依托海洋资源、港口区域优势,聚焦聚力绿色石化、化工新材料和氢能产业,致力实现从传统石油化工向气体化工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新材料的前沿阵地和发展新高地,滨海产业开发建设不断落地见效。
备受关注的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作为茂名建市以来引进的最大民营工业项目,标志着我市从传统石油化工迈入气体化工新纪元。该项目位于滨海新区吉达港区,利用国外的烷烃资源,生产丙烯、聚丙烯等基础石化产品,推进改性聚烯烃类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引领绿色化工的新发展和氢能源的推广应用,与我市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对我市地方发展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据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分三期实施,以发展聚丙烯、氢能产业链为主线,打造世界级聚丙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3月开工,总投资约400亿元,分为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正在建设1套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1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套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以及公用工程和配套的码头、管廊、罐区等设施,计划2022年6月建成,10月投产;第二阶段已于2021年9月16日开工,建设1套60万吨/年丙烷脱氢和2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第三阶段计划建设2套10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4套5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第四阶段计划建设1套100万吨/年乙烷裂解装置和相应的聚乙烯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二期项目拟建设4套100万吨/年丙烷脱氢和配套的聚丙烯装置以及公用工程。三期项目是建设丙烯和聚丙烯的下游项目,完善烷烃和烯烃项目产业链。
目前,茂名滨海新区正在加快协调推进吉达港区口岸对外开放、码头水域开放、完善园区公用工程设施,并在推进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的水运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同步推进吉达港区防波堤工程,确保东华能源项目在2022年投产,加快推进以丙烷脱氢为龙头、带动氢能产业及下游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的落地,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区。
统计数据显示,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场地平整工程累计完成吹填约2800亩,吉达港区防波堤推进至3300米,5万吨级航道已基本建成。自来水和原水工程已建成通水,10千伏专线已通电,220千伏专线正在加快建设。园区公共管廊、污水处理厂、消防站、危化品停车场等也正在加快推进。
“今年1月,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工控新材料投资(茂名)有限公司签署茂名丙烯腈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拉伸做强丙烯产业链,东华能源已联手广州工控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丙烯腈产业链项目。项目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计划3月底动工建设,2024年建成投产。
据了解,丙烯腈产业链项目符合东华能源利用自身雄厚的实力和资源大力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理念,同时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新技术、新材料、调结构、保增长的产业发展政策。未来,滨海新区将会依托国家级高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以东华能源、广州工控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丙烯、乙烯下游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助推茂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地方沿海经济发展。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和沛蓉 通讯员白晓虹
编辑:关杜花
初审:许 泰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