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2019专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老校长患重病 众学子念师恩

摘要:今年3月,陈永金被查出身体患病。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学生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关心、敬爱之情。

茂名网讯  “泪眼婆娑望恩师,心如刀绞哽言迟。怀中万绪愁若泼,往事千重历历思。”这是陈永金的学生在探望他时所作的诗。诗歌句句发自肺腑、情真意切,令人动容。陈永金一生专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育得桃李遍天下。今年3月,陈永金被查出身体患病。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的学生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恩师的关心、敬爱之情。

病情牵动学子心五湖四海携爱来

在市人民医院住院部,陈老所在的病房内不时有人前来探望。这些大多都是陈老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在茂名本地特意过来探望,有的则是专门从深圳、广州、海南等地赶回来。“师恩难忘,老校长患病的消息很快就在我们的同学群里扩散开了。得知这一消息,大家都想第一时间赶回来看看老校长,看看能否帮得上忙。”其中一名前来探望的学生说。在病房内,记者听到最多的是“陈校长以前帮我很多,这些年我一直记在心上,真的很感激他。”

在病房内,学生们除了鼓励陈老积极战胜病魔外,还为其做起护理。这如亲情一般的师生情,也令医生护士以及同病房病友深受感动。病友表示,从未见过学生对校长这么好的,这份师生情真的是催人泪下。

记者还了解到,在得知陈老患病后,他的学生们组建了微信群,大家在群中共同为陈老的病情及治疗等出谋划策。因治疗费用较大,学生们自发为老校长捐款。就连远在美国的学生,也通过微信给陈老捐款。截至4月29日,捐款数额已达20多万元。

在来探望的身影中,还有陈老昔日的老同事。前几日暴雨,也没能阻挡他们前来探望陈老,其中一名老同事更是冒雨骑自行车前来探望。

对于大家的到来和鼓励,陈老说得最多的是“我的学生都很好,谢谢!”陈老的儿子告诉记者,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探病,父亲很开心,很欣慰。大家对父亲的鼓励,也让父亲有了更多勇气面对病情。

兢兢业业为国育英才学子捐资成立基金会

陈永金是茂南区山阁镇人,1937年出生,今年84岁。1962年7月,陈永金于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同年8月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其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环城中学、大井中学、分界中学、茂名市十一中、茂名市十中、茂名市十二中任教。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开始任中学校长、支部书记等职务,直至1997年退休。

在从教生涯中,他兢兢业业,乐于奉献。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他都干出一番成绩,深得师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他爱生如子,谆谆教诲育英才;他殚精竭虑,为学生谋出路、谋发展、谋前途;他以实际行动,教育学生以“知识改变命运”,培养了大批国家栋梁、社会精英。

2012年是陈老从教50周年,他的学生倡议成立以陈永金名字命名的奖教奖学基金,并成立茂名市永金奖教奖学慈善公益协会。该倡议得到陈永金所教的历届学生大力支持,募集到100万元基金。基金主要奖励高州分界和茂南山阁两镇的优秀学子、优秀教师和部分有潜质的贫困学子;助学金主要资助两镇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优秀学生。据悉,由学生作为捐资主体,以老师名字命名的这种形式的奖教奖学基金,“永金奖教奖学”在茂名乃至广东都属于第一个。

茂名市永金奖教奖学慈善公益协会自成立至今,共举办了8届奖教奖学颁奖,奖励分界镇、山阁镇区域中学优秀老师、优秀学生1131人次,共发放奖励金666400元,资助金12900元。

病榻中的陈老念念不忘永金慈善基金的发展和传承,叮嘱学子众志成城,不忘初心,用好、发展好、绘制好基金未来事业蓝图,防范风险,完善机制、章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教育、造福社会,永保金字招牌。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琴

编辑:林奕余

初审:许泰

终审:黄策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