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镇罗非鱼养殖户积极调整生产策略

迎“市”而上 全力守护“鱼袋子”和“钱袋子”


■通讯员 苏织冠 赖国武
  本报讯 近期,水产品市场价格出现波动,给部分养殖户带来了经营压力。在化州市杨梅镇,当地罗非鱼养殖产业也面临挑战和困境,养殖户们积极调整生产策略,当地政府也迅速行动,出台帮扶措施,共同守护群众的“鱼袋子”和“钱袋子”。
  近日,笔者在杨梅镇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看到,养殖户陈富华正组织工人将鱼种塘里养殖到一定大小的罗非鱼,转移到更大的鱼塘中进行标粗和暂养。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是养殖户为了避开当前的价格低谷,等待更好销售时机的主动选择。
  罗非鱼养殖户陈富华表示,收购价是3.65元每斤,目前是顶峰价格。饲料、电费、药、鱼种和塘租,大概4-4.2元才回本。因为鱼塘定的合同是15年,在这15年内,鱼价多低迷都要经营,不能放弃,放弃就亏塘租。
  这份长期的合同,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倒逼着养殖户们必须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除了科学分塘、控制投喂成本外,养殖户们也更加注重日常管理和鱼病防治,确保罗非鱼的品质,以期在市场回暖时能卖出好价钱。
  据了解,当地农业水产部门也密切关注着养殖产业的发展态势。通过技术下乡、提供市场信息参考、协调金融支持等方式,帮助养殖户们降低养殖风险,增强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多方合力,努力在产业的周期性波动中,走出一条稳健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