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坚持集聚发展传统产业、高速发展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向新向好行稳致远
念好“三字诀”助力“百千万”


电白建筑业总部。 通讯员 程天 摄

欣旺达电白基地。通讯员 程天 摄

沙垌香街。通讯员 莫耀波 摄
本报记者 柯小瑛 通讯员 刘绪良
今年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电白区全面落实省、市工作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感恩奋进、全域发力、笃行实干,以“强”、育”、“挖”三字诀为指引,坚持集聚发展传统产业、高速发展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全力以赴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电白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22年812.50亿元跃升至2024年875.28亿元,三年增速稳居全市前二;2025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61亿元,同比增长3.2%。2024年入选“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全国500强”;2025年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
强根基,集聚发展传统产业
电白区立足传统产业优势,从政策扶持、链条完善、品牌塑造等多维度发力,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擦亮“中国建筑之乡”名片。围绕建筑业全链条发展进行高位谋划,从扶持政策制定、企业转型升级以及资质升级创优、专业人才培养、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协同推进,推动建筑业形成集施工、设计、监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并加速掌握更多“高精尖”技术。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880.04亿元,2025年一季度总产值207.59亿元;三家建筑企业连续多年上榜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今年7月电白建筑学院揭牌成立,为建筑业提供人才支撑。
做强“中国沉香之乡”品牌。以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发展根基,围绕政策、人才、科技等关键要素构建全方位保障体系,在业态创新、市场拓展、价值提升上持续突破,推动沉香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科研+文旅+贸易”的多元业态跨越。目前,电白沉香种植面积超14万亩,已形成7大类100多种沉香产品链,集聚沉香加工、销售企业近8000家(含合作社、个体户等),从业人员超6万人,年产值近50亿元。
夯实“农业大区”底蕴。建成沉香、对虾、丝苗米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电白区现有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7家、市级18家,乡村“微工厂”1500家,年产值超35亿元。聚焦“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6家,将沉香、荔枝、龙眼、番薯、南药等传统特色农产品打造成“大产业”,创建“信”字号公用品牌;同时结合区域实际,引入圣女果、新会柑等作物,培育推广新型农业产业。以荔枝产业为例,电白区现有36万亩荔枝林,今年荔枝季,销售荔枝约20万吨,出口及加工出口荔枝约2600多吨,电商、农文旅及企业供应链定制总额高达2794万元。
育集群,高速发展新兴产业
电白区以重点项目为牵引,以产业链构建为核心,加速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壮大新能源产业。以欣旺达电白基地为链主企业招商,已落地关联企业5家,总投资16.41亿;长盈、百强等项目建成投产,其中百强项目作为电白区首例“带方案出让”案例,实现“拿地即开工”,仅用13个月完成投产。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持续拓链,百翼锂电池从签约到投产仅6个月;已签约供地的3个项目总投资8.5亿元;已达成意向进驻标准厂房的6个项目总投资4.3亿元。
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以明宏高性能稀土项目为龙头,引进新材料产业6家,总投资137.5亿元,实现金属新材料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打造预制菜产业。成立预制菜产业协会,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目前预制菜产业年销售额突破7.6亿元,其中水产品预制菜形成5大系列、200个品种,电白入选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依托电白工业园,以水产品预制菜为核心打造“茂名市电白水海产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集新洲海产、海蓝水产等代表性企业,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年加工水产品约9万吨,产值约14.3亿元。
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口腔义齿产业园、南药产业强镇建设。口腔义齿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有1500亩,将构建集口腔医疗、产品研发、义齿生产、原材料供应、销售及相关衍生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锦冠桥义齿、新致美义齿、新环球义齿等5家企业已建成投产。电白区现有现代义齿加工生产企业120多家,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约80%。
挖潜力,融合发展特色产业
电白区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推动海洋经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新亮点。
打造“蓝色粮仓”。依托茂名唯一靠海行政区的优势,延伸“海洋牧场”产业链。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礁区4个、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9家、省级水产良种场2家。2023年以来批复海洋牧场用海5宗,建成5个深水网箱,完成渔港防护堤治理工程(一期)建设。2023年,电白区实现渔业产值113.34亿元,其中,海洋捕捞年产量约4.6万吨、产值11.2亿元,海水养殖面积约1.09万公顷,年产量约26.85万吨,产值约55.28亿元。
发展乡村农文旅产业。立足“山海并茂”资源禀赋,激活土地要素,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乡村农文旅产业。打造4条“电白人游电白”精品旅游线路,串联“云上南清”、沙垌香街、南海疍家墟、西葛驿站等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新培育21家高品质镇街酒店。黄岭镇南清村以“云上南清”为品牌,借助浮山岭独特的地缘和资源优势,通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风貌,将废弃矿坑改造为“天鹅湖”;南海疍家墟融合疍家文化、冼夫人文化、俚族文化、渔商文化,打造“背靠晏镜岭,面朝南海湾”的生态文旅廊道,同时发展婚庆、摄影、民宿、手工皮鞋等特色产业;旦场镇红花坡村以“风韵渔家乐”为定位,开发茂名海镇堡乡村农旅区,打造旦俚文化体验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62万元;七迳镇通过盘活资源、业态创新、产城融合“三步走”策略,打造七迳庙街品牌,日均客流超6000人次,日均营收超25万元。2024年,电白区旅游收入达42.07亿元,同比增长11.62%;2025年1-5月,旅游收入17.15亿元,同比增长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