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丰收节系列评论之一:丰收节庆催化乡村新变局


杜燕盛
  秋风阵阵,稻浪翻滚,硕果飘香,在这满载喜悦与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庆祝丰收!近日,我市柏桥服务区,人潮涌动,罗非鱼跳跃,土特产琳琅满目,这里正举办一场集“展、销、吃、玩、乐”于一体的丰收节庆活动。大家兴高采烈地参与捉鱼、套圈等游戏,乘兴而来,尽兴离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我市的这场丰收节庆成功地将分散于各区(县级市)的农业资源进行了高效整合,并将其推向了高光舞台。传统的农产品销售,往往是零散的、被动的,消费者对一个地区的农业认知常常是模糊和片面的。我市通过农产品丰收墟市的组合设计,巧妙地将农业展销升级为一场对全市农业综合实力的系统化、形象化、品牌化大阅兵。它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茂名的农业优势,并非依赖单一产品,而是一个由“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等构成的、结构完整、优势互补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一场策划精良、亮点纷呈的丰收节庆活动,是一次成本效益极高的城市营销。我市丰收节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传播,成功地将节庆的瞬时热度转化为了城市品牌的长期资产。在活动期间,无论是传统媒体的报道,还是社交媒体上由“一键分享”朋友圈品尝鱼汤、集赞领罗非鱼等活动引发的爆炸式传播,都将“茂名”“丰收节”“罗非鱼”等关键词牢牢绑定,并推送到数以十万计的读者面前。它让丰收节的热度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发酵,将现场的狂欢扩散为全网的关注。这不仅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对吸引旅客、吸引投资、吸引人才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次丰收节选址于柏桥服务区(美荔天地),也是一个极具深意的选择,标志着农业节庆的举办地正从传统的田间地头、乡村广场,向现代化的商业交通枢纽地带迁移。高速服务区是一个天然的“流量池”。每日成千上万南来北往的旅客在此停留,他们具有消费能力强、时间碎片化、寻求新奇体验等特点。对于许多旅客而言,能在旅途中邂逅一场如此地道、热闹的丰收盛宴,是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这种场景创新将农产品销售嵌入到旅游场景中,将消费行为融入到文化体验里。活动中设置的“鱼乐圈”捉鱼游戏和“圈套欢乐汇”等亲子互动环节,其核心目的并非仅仅是卖鱼或送农产品。它们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了欢乐、互动和记忆。当一个家庭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捕捉到一条罗非鱼,这条鱼的价值便不再仅仅是市场价,它被赋予了亲情、乐趣和成就感等无形的情感价值。丰收节成功地将单一的农产品销售,升级为集“吃、玩、乐、购、学”于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文旅产品,附加值得到了极大提升。
  重塑农业从业者的职业尊严与价值认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养殖户看到自己养的鱼成为“头鱼”被高价竞拍,当果农看到自己种的水果在丰收墟市上备受追捧,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便油然而生。丰收节让这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从幕后走向台前,让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如何被市场珍视、被社会赞美。这种精神层面的巨大鼓舞,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这种被看见、被尊重的感觉,让“农民”不再是一个身份符号,而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职业选择。一个充满荣誉感和价值感的产业,才能真正吸引年轻人。丰收节正是这样一个让“新农人”崭露头角、让潜在“新农人”看到希望的绝佳平台。通过提振精神、凝聚人心,丰收节为乡村人才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了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力量。
  这场丰收节活动向外界生动地展示了茂名农业有基础、有特色、有市场、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清晰的发展规划。这无疑为我市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最强的“信用背书”。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外部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为后续的招商引资、产业合作、技术引进和人才落地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举办丰收节庆活动是在投资未来,是在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筑巢引凤,积蓄长远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