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积极推进“四水联治”工作
“常态化+精准化”持续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通讯员 文治平 黄柯
本报讯 为持续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信宜市积极推进“四水联治”工作,进一步压实河长制工作职责,建立河道保洁常态化管理机制,向河道倾倒垃圾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河道水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近日,东镇街道垌尾社区村级河长在巡河过程中发现村河道中出现若干垃圾,立即要求河流管护员对垃圾进行清理,以保持河道清洁。东镇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坚持“常态化+精准化”双轨并重。各社区每季度通过“板凳会”开展1次大型集中宣传活动,日常则借助微信群、电子屏、广播喇叭及走访群众等时机,宣传河流保护知识,以接地气的交流传递护河理念。上季度,街道共张贴“给市民的一封信”告示52张,派发宣传单张和告知书306份;两级河长对临河13个社区的7644名居民实现精准宣传,做到“遇人讲管护,人人知责任”。如今,居民护河意识显著提升,恶意倾倒垃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区干支流河段垃圾问题明显改善。
据介绍,目前东镇街道共有街道级河长11名,每月巡查3次;村级河长17名,每月巡查4次;各村已聘请18名河流管护员,定期对河流进行清洁。本年度以来,街道累计巡河2883次,整改河流问题超25个,清理垃圾32.3吨(其中水浮莲27.7吨),河道环境显著改观,水体流动性增强,沿岸生态逐步恢复。
日前,在玉都街道白坡村,办事处综合事务办干部与村级河长正现场指导河流管护员,对一段河道内漂浮的塑料袋等垃圾进行打捞清理。玉都街道办事处干部丘毅表示,街道高度重视城区干支流河道垃圾整治工作,一方面加强宣传,组织15个村(社区)开展入户宣传,已覆盖3000多户,派发宣传单及告知书3000多份,有效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河长制,镇级河长每月巡查3次、村级河长每月巡查4次,截至目前已组织河道清洁行动20次,出动100人次,清理河道17.3公里,清理垃圾和漂浮物约7.9吨,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和人居环境。
信宜市河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信宜市各级河长共巡河2.09万多人次,发现并处理问题1431个;每日组织保洁人员对城区干支流河道开展巡查保洁,累计管护河道62公里,清理垃圾约84吨;同时设置河道视频监控46个,张贴护河告示598张,派发宣传单张约2800份。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加强河道巡查,落实专职队伍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对乱丢乱弃垃圾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通过媒体曝光。
信宜市城管执法局表示,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市民随意丢弃垃圾,工作人员会立即上前制止,并引导当事人将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内;若当事人拒不整改,将依据《茂名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处罚:乱丢弃废弃物的,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随意倾倒、抛撒、焚烧或堆放生活垃圾的,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今年以来,该局已发现并处理此类问题143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