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到点 纵深成线 覆盖全面

巡察“立体式”监督护航“百千万工程”


  2025年7月23日,在茂名市委第四巡察组回访巡察立行立改事项办理情况时,高州市宝光街道观山社区的群众向巡察组工作人员送上锦旗、表达谢意。

通讯员 姚超贤 梁杨宇
  茂名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关怀厚爱,寄托着省委的殷切期望。巡察是政治巡察,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茂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2023年以来,茂名市委巡察机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部署,高站位谋划、系统性推进政治巡察工作,持续强化市县联动、深化纪巡贯通,推动常规巡察突出重点、机动巡察紧盯系统、专项巡察协同覆盖,创新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式”监督格局,巡察发现问题5708个、问题线索183件,形成专题报告37份,持续筑牢保障“百千万工程”坚强防线。
  靶向到点:
  常规巡察紧盯党组织“百千万工程”职责精准点穴
  曾经污染严重的西葛渔排集中养殖区,如今已成为“滨海文旅融合带”上的亮眼节点。游客们在这里赶海、看日出,在西葛驿站选购手信、体验渔家文化,夜晚则涌入西葛夜市,感受滨海风情的浓浓烟火气……2025年1至8月,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100余人。这一转变,正是巡察监督精准发力、推动整改的生动写照。
  市委第四轮巡察发现,滨海新区党工委在治理海水养殖尾水污染方面存在短板,督促其以问题整改为契机,清退落后养殖产能,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滨海新区党工委通过污染综合防治、近海生态修复、亲海空间品质提升等系统举措,不仅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更推动了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巡察监督始终紧盯党组织在“百千万工程”中的职责使命,精准点穴、务求实效。
  例如,推动高新区党工委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成产业园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并投入使用,集成1700余个监测点和780多路视频资源,实现对园区重点区域全天候智能化监管。
  又如,推动茂名新城党工委落实市委部署,深化文旅融合与产业赋能,突出“墟文化”和疍家特色,布局多元业态,建设“疍家墟”项目,打造高水平乡村振兴“茂名样板”。2024年接待游客总量超50万人次,带动近300名村民就业,村集体年收入达130万元。
  实现“精准点穴”,离不开巡前科学谋划与充分准备。市委巡察办会同市纪委监委相关部门,围绕省委、市委“百千万工程”部署,梳理形成12类83项监督要点,明确监督任务、对象和内容。巡察机构根据不同单位党组织的职能特点,量身定制巡察实施方案,细化监督重点和具体措施,推动巡察更加精准发现问题、有效推动解决问题。
  “精准点穴”的背后,是“纪巡贯通”机制的有效支撑。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巡察机构的力量,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及巡察办主任纳入“百千万工程”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将“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纪巡监督重点。巡前,市纪委监委及时向市委巡察机构通报监督发现的重点问题;巡中,市委巡察办及时向市纪委监委通报巡察发现的典型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巡后,共同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把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巡察发现问题结合起来整改整治。
  2024年以来,市委常规巡察发现“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48个,推动责任单位及时整改,为“百千万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纵深成线:
  机动巡察聚焦重点部门履责情况巡深巡透
  在走访部分镇(街道)时,巡察组发现一些“百千万工程”项目因土地指标不足而推进缓慢。巡察组坚持“以下看上”,指出市自然资源局作为土地保障专班的牵头部门,在土地资源精准配置方面还存在不足,并推动其自上而下整改。
  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市自然资源局党组着力完善全市“百千万工程”及省产业园未落实用地项目台账,压实各区(县级市)属地责任,通过分类推进、专班服务等举措全面提升调配效率。截至2025年9月12日,全市“百千万工程”项目用地落实率达91.23%,省产业园项目用地落实率达95.1%,有力保障了项目落地和推进。
  上下贯通深挖问题,推动问题系统整改,是“百千万工程”机动巡察的核心特点。
  2025年3月至6月,市县两级巡察机构集中对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重点部门开展“百千万工程”机动巡察,聚焦项目谋划、资金配置、土地规划、城镇建设、乡村振兴等关键职能履行情况。市委巡察组同步延伸了解29个典型镇和173个典型村,县级党委巡察组延伸了解辖区内非典型镇村的情况,实现监督的纵向延伸与层级穿透。
  巡察过程中,市县两级巡察组强化联动、密切配合。一方面坚持“以上看下”,从主管监管部门的问题出发,开展穿透式调研,在基层一线核实问题;另一方面“以下看上”,从基层一线的问题症状切入,溯源倒查上级部门在任务设定、政策谋划、指导跟踪等工作中的偏差,真正实现“顺藤摸瓜”和“依瓜寻藤”相结合。市县两级机动巡察累计开展谈话589人(次)、下沉调研195次,共发现问题779个,移交问题线索30件。
  针对巡察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和体制机制短板,巡察组强化系统思维,运用专题报告推动举一反三、专项整治。
  例如,形成关于省际边界镇村建设成效不够明显问题的专题报告,推动市住建局党组加快“粤桂边界风貌走廊”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省际门户塑造、美丽圩镇建设及特色产业培育;形成关于财政投资审核工作不到位问题的专题报告,推动市财政局党组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审核机制,强化对区(县级市)财政投资审核工作的指导督导;形成关于典型镇加装农房屋檐工程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专题报告,推动加大对典型镇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覆盖全面:
  专项巡察协同实现典型县行政村监督全覆盖
  纪巡协作监督覆盖典型县信宜市、高州市890个行政村,专项巡察访谈基层干部群众超5万人次,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行立改106项,发现问题线索100件,推动边巡边查7件,形成专题报告18份……这些数字是“百千万工程”专项巡察成效的最有力见证。
  2024年,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巡察机构协同发力,对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县信宜市、高州市的所有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监督,既做到不漏一村,又不重复、不多头监督。期间,市县巡察上下联动开展2轮“百千万工程”专项巡察,从信宜市、高州市各选派1个巡察组嵌入市委巡察组,提级专项巡察两地295个村(社区)党组织,把监督重心下沉到村一级,把巡察监督做实在基层一线、群众身边。
  “田间监督”守护民生。专项巡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投入60%以上时间走村入户、深入田间,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行立改,以实实在在的巡察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例如,组织有关单位走进社区现场调研,推动清除威胁22户75名居民安危的山体滑坡隐患,群众自发送锦旗表达谢意;联合主管部门和施工方现场回应群众诉求,及时清理农田周边的建筑垃圾;走访发现违规托管机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随即推动教育部门对乡镇违规托管问题开展系统整治,有效保障了学生安全,使巡察成果真正可感知、可触及。
  “利剑监督”拍蝇惩贪。巡察既坚持用脚步丈量民生,也注重高悬利剑、惩治腐败。专项巡察紧盯惠农政策落实、工程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深入挖掘问题线索100件,其中边巡边查7件。例如,巡察中推动纪检监察机关对1名向群众索要办证好处费的村党组织书记立案查处,最终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形成了有力震慑。
  “建设性监督”同题共答。针对巡察发现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巡察组加强综合分析,形成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务监督、农村集中供水等方面问题的专题报告18份,为推进系统整治提供支撑。例如,通过形成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问题的专题报告,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开展专项整治,以清理不规范集体经济合同为“小切口”,整改低价、超期、人情合同7807份,立案655件,处分532人,切实守护了集体“钱袋子”。
  新征程、新目标、新要求。全市巡察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以及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力保障“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努力为推动茂名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