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网联“山海茂名·好心福彩”采风团

喜看茂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水平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琴 莫积均
  9月17日,广东省网联“山海茂名·好心福彩”采风团走进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根子古荔园、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及电白康养中心、林头镇敬老院等地,实地探寻我市“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喜人成果,以及荔枝产业发展活力,还详细了解我市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医养结合等工作推进情况,全方位感受茂名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与民生服务提升等领域的显著进展,见证茂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水平。
  城乡融合展新貌
“百千万工程”三年交出精彩答卷
  当日上午,采风团首先走进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深入参观该村庭院经济发展及“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成果,亲身感受茂名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喜人成果。
  走进滩底村,沿着蜿蜒的彩虹步道走去,只见古荔园绿意葱茏,一栋栋经过“微改造”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村民们正在自家庭院里忙碌着,有的在打理花草,有的在准备特色小吃,还有的与街坊邻里闲话家常……特产店里,荔枝干、龙眼肉等当地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乡村酒馆里,游客们品尝着地道的荔枝酒;文创礼品馆内,以荔枝、龙眼为元素的创意产品引人驻足。采风团成员纷纷举起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乡村画卷。
  滩底村是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生动缩影。“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以战略工程为引擎,以奋进之姿,紧扣发展主题,推动城乡面貌持续提升,促进城市发展格局逐步改变,提升人民美好生活品质。山海之间,一幅县强、镇兴、村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5月23日,茂名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我市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切实让广大市民在创建过程中,感受到了城市的变化,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今年1月召开的茂名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茂名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四大行动,分别是县域产业补强行动、新型城镇化提升行动、乡村振兴提质行动、社会力量赋能行动。在“百千万工程”推动下,我市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建设为抓手,产教融合为支撑,绘就县镇村协同发展新图景。去年5月,高州、信宜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茂名成为全省唯一有2个试点入选的地级市。我市依托“五棵树一条鱼”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50亿元、带动60多万人增收。
  “我爱荔”婚庆IP出圈
点燃“甜蜜经济”新火花
  当日,采风团一行参观了高州市民政局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户外颁证点、电白区御水古温泉户外颁证点,了解茂名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发展婚庆“甜蜜经济”等相关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依托本土荔枝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婚姻登记服务与文化旅游产业,成功打造出“520·我爱荔”婚姻文化品牌,逐步构建起以“婚姻+”为核心的婚庆产业新生态,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甜蜜活力。我市连续五年举办“520·我爱荔”集体婚礼活动。五年来,累计为249对新人举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集体婚礼,不但极大提升了新人的仪式感和幸福感,而且成功推动“农业文化+情感经济”融合发展。
  在服务优化方面,茂名市民政局持续推进婚姻登记业务流程改革。通过强化法规培训、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实现婚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全市婚姻登记机构100%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提供全周期婚姻家庭服务,积极推动“全国通办”和“婚育一件事联办”。
  2024年,我市在4A级景区内创新设立两处婚姻登记处,推动婚姻登记环境从程序化办公向生态美学转变,形成“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登记即旅游”的场景升级。2025年,我市发布11个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涵盖度假区、服务区、酒店、庄园、温泉、古村等多种场景,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婚俗文旅新地标。目前,茂名已初步形成以“婚姻登记+文旅”为核心的婚庆产业发展模式,为新人提供更丰富的婚姻服务体验,也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茂名还将婚庆产业发展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通过婚庆IP带动乡村产业链发展。与此同时,茂名大力推进婚俗改革,全市112个镇(街)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1917个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通过倡树“红包撕角返还”“结婚种棵树”等,弘扬文明婚俗新风,让“好心茂名”的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养老变“享老”
  昨日下午,采风团走进电白康养中心与林头镇敬老院,通过实地察看设施布局,交流询问服务细节,深入了解茂名市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医养结合工作情况,同时关注乡镇敬老院优化撤并的推进与星级养老机构建设等,直观感受茂名的养老服务体系与民生保障。
  近年来,市民政局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市民政局推动完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茂南、信宜、高州、化州均建成一间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的特困人员,建成80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前完成省下达任务,并鼓励各地利用村(社区)闲置用房等建设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为老年人提供日托、上门、医疗卫生、助餐配餐、文化娱乐等服务;积极推动城乡住房养老服务场所建设,督促相关建设项目按要求预留养老服务设施场所、完善养老适老设备设施。
  市民政局还广开门路,想方设法增强基本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首先是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中来,调整制定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规范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为社会机构养老需求提供多层次服务;公办养老机构以落实特困人员集中养老为主,不断规范提高机构管理运作能力,切实兜牢养老民生底线。截至今年8月,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25家,床位总数合计11611张。其次,市民政局将推动“长者饭堂”建设列入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根据“政府补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助一点、个人支付一点”的原则,通过慈善捐助、自建厨房和餐饮企业合作参与助餐配餐三种模式,持续推进老年助餐建设。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建成“长者饭堂”97家,每天约服务3000多名老年人。
  山海并茂活力涌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水平
  采风团还走进高州根子古荔园,了解我市荔枝产业发展情况和荔枝文化;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探寻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持续火爆的“秘诀”。在采风过程中,大家从荔枝园里的枝繁叶茂,到城乡路网的纵横交错,再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充分感受到山海茂名活力满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新征程。
  据悉,2025年上半年,茂名GDP同比增长4.0%,创下近三年季度最高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首位,先进制造业投资近乎翻倍。在“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关键期,茂名以产业强基、城乡融合、民生提质为抓手,绘就了一幅经济稳健、城乡蝶变、百姓安康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34.5%,先进制造业投资飙至90.2%”,这组数据背后,是茂名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强劲脉动。茂名既坚守石化产业“压舱石”地位,又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老树发新芽”与“新苗成大树”并举。
  在滨海新区,海洋化工项目密集落地,茂名石化升级改造工程稳步推进,2000万吨/年炼油、11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持续释放动能,石化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工材料延伸。而在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欣旺达电白基地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带动百强微电子、好力威新能源等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链主引领、集群发展”的格局。农业大市的“土字号”同样焕发新生,茂名荔枝通过电商平台实现“丰产又丰收”。“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产业链升级,让“果盘子”“菜篮子”既装满了百姓的幸福感,也撑起了县域经济的“四梁八柱”。
  2025年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57元,增长5.1%,腰包鼓起来的同时,公共服务也在持续升级。茂名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有GDP增长的“速度”,更有城乡融合的“广度”与民生幸福的“温度”。茂名正以“好心精神”为指引,在“百千万工程”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朝着更具活力、更富魅力、更加幸福的未来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