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海关智能查验监管模式让煤炭通关提速又省钱

平均通关时长节省超8小时


  海关关员远程监控进口煤炭在线检测情况。


■通讯员  周泳位  陈逸康  记者  严志强
  本报讯 近日,装载着7.7万吨煤炭的货轮“诺帝卡”号在茂名粤电煤炭码头开始卸货作业,湛江海关所属茂名海关运用“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对在卸煤炭实时在线开展查验监管作业,全过程自动化运行,煤炭高效快速通关,保障大宗资源性商品供应链安全稳定。
  “现在进口煤炭体验就像‘无感支付’,处处感受到智能监管带来的便捷。”广东粤电博贺能源有限公司燃料部部长吴献锋表示,“现在煤炭通关时间短了,物流成本低了,仓储周转快了,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让我们提速降本。”
  据介绍,“进口煤炭智能查验监管模式”是湛江海关牵头承办的“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业务场景复制拓展到进口煤炭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集成应用智能设备、大数据识别模型等技术,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企业物流链条,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货物到港、申报、卸货、查验、取制样监控、检测报告辅助判定等全流程智能监管,是海关落实既“放得活”又“管得住”要求的生动案例。
  运行半年以来,茂名海关运用该模式完成45.3万吨进口煤炭的查验监管作业,每批煤炭平均通关时长较以往节省8个小时以上,据企业测算共节省物流成本45万元。
  茂名海关博贺监管科科长吕粤海表示:“在智慧场景项目下,我们监管作业依托前端智能装备、后台算法模型、终端可视化全景集控操作平台开展,对经卸货传输带上的煤炭开展7×24小时顺势连续检测,可以实时获取煤炭智能检测查发的异常提示信息,减少外勤作业95%以上,实现进口煤炭通关‘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