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果硕迎丰收 茶树叶香获青睐

合水镇延链拓链全力发展“两茶”产业


■通讯员 王庆珍 黄国通
  本报讯 地处信宜市东部山区的合水镇,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紧紧抓住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扩大油茶和茶叶种植,延链拓链发展“两茶”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振兴之路。
  油茶种植面积达6000多亩
  金秋时节,走进油茶小镇合水镇,在新云村油茶种植基地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扑面而来。连绵起伏的山丘上,油茶树硕果累累,青中透紫红的油茶果挂满枝头,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到来。
  合水镇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在帮扶单位的力推下,形成规模化种植,当前合水镇油茶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已投产1800亩。令人振奋的是,经过推广优良品种和10多年的科学种植,油茶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预计产量将比去年增加20%左右。建设标准化油茶加工厂延链拓链
  随着油茶果采摘季临近,榨油产业也开始忙碌起来。在该镇的油茶加工厂看到,榨茶油的生产设备已经准备就绪,工人们正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今年茶油品质。据合水镇油茶加工厂负责人张禄业介绍:“本厂自去年11月投产以来,至今年3月产量已达1.75万公斤;预计本年度产量将增加5000公斤,总量可达2.25万公斤。我们采用传统冷榨工艺生产茶油,能更好保留山茶油的天然绿色属性及原有营养成分。销售方面,采取‘传统渠道+线上渠道’结合模式,传统渠道以订单销售为主,线上渠道通过平台上架销售,本年度已接到订单5000多公斤。”
  由乡村振兴资金支持建成的标准化油茶加工厂占地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着一套完整的茶油榨油设备。油茶加工厂的投产运营,不仅解决了当地油茶籽销售和加工难题,还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以往,农户大多以销售原材料为主,利润有限,现在通过深加工,茶油价值翻了几番,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和产业效益,同时通过强村公司模式运营,目前已为新云村集体增加收入达5万元以上。
  合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温柯表示,下一步合水镇将围绕油茶产业“扩规模、强品牌、延链条、增效益”的目标,制定清晰发展规划:一是扩大种植规模,计划在2025年继续新增油茶种植100多亩;二是推进品牌建设,在2025年完成合水镇山油茶的商标注册,升级包装打造生态茶油品牌;三是创新管扶模式,通过扶持套种黑榄项目,在日常管扶油茶的同时能够实现一地双收;四是强化加工能力,争取计划在5年内继续新增多一条生产线,满足榨油的需求;五是深化加工创新,与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化妆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让油茶的产业链更加长价值更高。
  打造“茶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
  作为合水镇“两茶”产业的另一核心板块,茶叶产业正迎来秋季茶树养护关键期。该镇上排村、排垌村的茶场正同步开展秋季科学养树工作。笔者在华园看到,茶园里的茶树在有机环境下茁壮生长,静待来年春茶的丰收。
  华园茶场是合水镇茶叶种植规模最大的一个茶场,经过10多年发展,一直保持着800多亩种植规模。茶园以原种本土火茶种植为主,这些原种本土火茶树经过有机种植,枝繁叶茂,茶香浓郁。
  茶场茶树种植规模虽大,但华园茶场一直坚持传统手工古法炒茶,并且炒出的春茶都要经过一年自然发酵,第二年才卖出去,确保品质。目前,该茶场有红茶、绿茶、白茶三个品种系列,正是这种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匠心,让华园茶场的系列产品成功进入国礼系列,成为合水镇茶叶产业的一张金字招牌。该茶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茶场正计划将茶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茶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来这里不但可以品到一杯好茶,还可以领略当地山水风光,将现有露营基地、书法院、茶叶制作基地整合,打造集旅游观光、亲子体验、公司团建、团队康养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
  合水镇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云雾缭绕,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该镇拥有华园、云开、天宇三大茶场,茶园面积达1600余亩,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其中,“华园”茶业公司注册了“娇之亨”国标,是茂名市龙头企业;“云开”茶业公司生产的云开金鼎牌红、绿茶获得全国和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评比金奖和一等奖;“天宇”茶业公司生产的三江顶高山红茶荣获第十一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依托茶叶产业优势,三大茶企同步发展研学旅游、康养度假、露营体验、农家乐等项目,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温柯表示,当前合水镇茶叶产业以高山茶、云雾茶为核心发展品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加快品牌建设,推动华园茶场已注册的茶叶商标纳入“信字号”品牌体系;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微商、商超专柜等多元化途径,让更多消费者购买到当地优质茶叶;推动文旅融合,串联鸡笼顶生态露营徒步路线与茶文化体验馆,开发茶园观光、制茶体验、农家乐等旅游线路,促进茶叶产业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