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人大河西街道工委组团视察助力街道城镇化建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通讯员 曾楷瑞 吴梦华
本报讯 近日,化州人大河西街道工委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组织“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视察,聚焦罗江新区建设与农村污水治理,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摸实情、提建议,为街道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力量。
深入新区一线:以民生导向夯基础
新区建设是街道拓展城镇化框架、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关键。代表们首站抵达新区现场,察看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了解道路、学校、医院等配套项目的规划与进度。
“主干道预计何时通车?”“新建学校是否覆盖周边村庄?”“桥梁建设考虑村民出行便利吗?”代表们聚焦群众关切,提出系列关键问题。项目负责人出示图纸与进度表逐一解答,并表示将吸纳建议优化方案,确保工程“赶进度”又“合民心”。
代表们还与街道负责人交流征地拆迁中群众的诉求,并指出:“新区建设不只是‘建房修路’,更是‘惠民心’的民生工程。”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政策宣传与思想引导,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发展合力。
聚焦污水治理:用生态底色绘新景
农村污水治理是“百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代表们随后前往三里堂西坡村污水处理站,察看设施运行,了解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出水水质及资源化利用情况。
“目前全街道49条自然村完成污水治理,覆盖率超90%。”街道规划建设和生态环保办负责人表示,“工艺贴合农村实际,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田灌溉,既解决污水乱排,又保障农业用水。”
代表们肯定治理成效,建议加快未覆盖村庄工程,实现全域覆盖;通过村广播、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提升村民环保意识;明确管护主体与经费,建立专业运维机制,避免“建而不管”。
汇聚代表智慧:让建议转化为实效
视察后,化州河西街道人大工委召开专题座谈会。代表们结合调研情况,围绕城镇化建设与生态保护建言献策:一是加强政策解读,消除群众疑虑;规范征地补偿流程,保障群众权益;优先推进学校、医疗等民生项目,让群众早享发展成果。二是倒排未覆盖区域管网建设工期;将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村集体+第三方公司”管护模式,确保设施稳定运行。
化州河西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梳理代表建议形成清单,反馈给街道办及相关部门,并加强跟踪督办,推动意见建议落地见效。下一步,化州河西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聚焦城镇化重点难点,组织代表开展常态化监督,推动代表接地气、察民情,为“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