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军休思政微课走进书香节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捷 通讯员 邱永全
  本报讯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每年8月15日,在高原哨所,我们都会组织活动。老兵们会给新兵讲自己的长辈浴血奋战的抗战故事,有的讲平型关大捷、有的讲红色家书、有的讲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树皮和草根,这些历史至今深深烙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在哨所的墙上刻过一句话:脚下的土地,是前辈的血;手里的未来,是后辈的路。现在,我想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8月15日,一场以“强国复兴有我”共筑国防安全故事分享活动在市图书馆四楼大会议室举行,茂名市军休所军休干部、三等功臣梁原贵与参加南国书香会节活动的青少年读者深入交流,谈人生选择,重温军旅故事,共叙爱国深情,为青少年上了一堂“定制式”思政课,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梁原贵结合个人的军旅生涯,将他人生中最宝贵的17年扎根边疆,用坚毅的意志和军人的神圣使命,克服恶劣环境、雪地巡逻、守护“国碑”、强边固防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与大家做了分享;用有血有肉的鲜活故事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大家真正感受到鲜活红色思政课的魅力。
  梁原贵深情地说:“很多人问我‘你后悔在艰苦边远的高原待了17年吗’,我总是这样回答‘不后悔!祖国边境的界碑,就像我们守边战士的魂。它提醒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不是凭空得来的;我们站的每一班岗,都连着身后的万家灯火’。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变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变的是一代代人守护家国的信念。”
  回到地方后,梁原贵被多所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思政指导员”“红色宣讲员”,经常给青少年讲戍边的故事,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架起党的思想创新理论通往“寻常百姓家”的桥梁,将红色精神根植于血脉,将榜样的力量融入身边故事,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军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