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民声热线”直播节目时呼吁

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记者 周缅
  本报讯
8月13日上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民声热线”节目,就如何监管美团外卖,网上直播带货市民应怎样选购商品等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接受市民的咨询、投诉和建议。
  问:目前美团外卖受众面广,每天都有上线的新商家,请问,作为监管部门有哪些举措让消费者在选择商家食品质监、信用及价格上有所保障?
  答: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且要按照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能超范围经营。
  在监管措施上,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线上监管:一方面,要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登记相关信息并确保真实;还要在餐饮服务经营活动主页面公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名称、地址、量化分级信息等,并且菜品名称和主要原料名称也要如实公示,信息变更要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订餐平台进行监测,比如通过广东省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监测平台监控违法线索。一旦发现问题,要求相关县区线下实地监督检查,该处罚的处罚,该整改的整改。
  线下监管:结合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每年开展多项针对餐饮行业的整治,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加工环境、原料采购、人员卫生以及操作加工过程的规范程度等进行实地监督检查,确保线下实体门店的食品安全。
  配送环节监管:要求平台或配送企业建立送餐员信息档案,记录健康状况等信息,开展岗前和定期在岗培训,督促送餐员对配送容器定期清洗消毒。推广食安封签使用,聚焦外卖站点食安封签使用率。
  问: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多市民反映出现虚假宣传,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通过直播平台选购商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请务必记住以下要点:
  一、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建议全程在直播平台内置购物系统完成交易,切勿脱离平台进行私下转账交易。
  二、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要警惕“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避免因支持“偶像”“家人”朋友”等冲动消费。
  三、重点品类审慎选购。选购保健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注意商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选购跨境商品时,要清楚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对于非正面清单目录的所谓“进口”商品,请谨慎购买。
  四、留存完整消费凭证。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应注意留存完整的消费凭证。可以使用平台录屏功能保存商品宣传全过程,重点记录质量承诺、售后服务等关键内容。要妥善保存订单详情、支付凭证、物流信息等电子证据。通过平台官方渠道与客服沟通,文字聊天的记录需完整保存,电话沟通应录音存证。签收商品时要谨慎,特别是易碎、贵重物品,要当场查验外观及基本功能,必要时需全程录像。
  五、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除定作、鲜活易腐等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均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权。若商家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可依法主张权益。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投诉,也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