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野生动物保护③
为爱守鲎



鲎生可危,保护鲎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你的参与。让我们携手同心,邂鲎美好!
鲎的4个现存种
美洲鲎:分布于美国缅因、佛罗里达半岛和中美洲尤卡坦半岛沿岸。
中国鲎: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九州岛北岸、越南北部、西菲律宾的岛屿、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爪哇、马来西亚北婆罗洲等。
南方鲎和圆尾蝎鲎:几乎生活在同一海域,这两种鲎以印度恒河河口附近为西界,由这里向东南方向扩展,经马来西亚半岛沿岸,到泰国曼谷湾深处;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到爪哇岛北岸一带及加里曼丹周缘和菲律宾南部沿岸。圆尾蝎鲎的分布最北界是中国香港地区。
鲎是一类非常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隶属于鳌亚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鲎的族群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最早的肢口纲始类化石可以追溯到奥陶纪早期,当时始鲎类化石的形态就与现代很相似,因此享有“活化石”的美誉。现今依然存活于世的哥们仅有4个物种——中国鲎、美洲鲎、南方鲎和圆尾蝎鲎;中国鲎和圆尾蝎鲎在中国海域有自然分布。
鲎的外观特征
鲎的外形看起来有点怪异——全身披着宽大的甲壳,像一只倒扣的面盆,末端拖着一根长而尖的尾巴,给每个初次见到鲎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国鲎和圆尾蝎鲎外形看起来很像,但其实各不相同:
中国鲎:是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雌性头胸甲均宽约33厘米,体重达3.6公斤。雄鲎的甲壳前缘有两处明显的凹陷,而雌鲎甲壳前缘圆整无凹陷,这是区分中国鲎雌雄最显著的外貌特征。从正前方看,雌鲎头胸甲基本与地面平行,而雄鲎有一波浪状的拱曲,这一结构特点正好适合生殖期间,雄鲎抱住雌鲎背甲的习性。剑尾长有细小的刺。
圆尾蝎鲎:是体型最小的鲎类,头胸甲均宽约15厘米,体重0.2~0.5公斤,头胸甲圆弧状,背面散有微小的小刺,剑尾表面圆滑无刺。它与其他3种鲎不同之处在于其剑尾的横截面为圆形,而不是三角形,故称其为圆尾蝎鲎。可以通过观察鲎的剑尾截面和表面是否光滑来对中国鲎和圆尾蝎鲎进行区分。
鲎的生态角色
鲎是近岸河口生态环境重要的成员。鲎的卵和幼体是海鸟、鱼蟹类等生物的食物。每年4-9月,成千上万的美洲鲎会在美国新泽西特拉华湾沙滩交配产卵,这会吸引大批的候鸟前来觅食鲎卵,其中包括全球近危的红腹滨鹬。鲎的卵能为这些迁徙征途中的滨鹬提供优质蛋白和脂肪。
鲎也是实用的海洋环境健康指示物种。鲎生活史的各阶段(卵、胚胎、幼体和成体)对生态环境的水文地貌和底质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鲎的存在与否能反映近岸河口生态的健康状态。
鲎的医学用途
鲎的蓝色血液中蕴藏着许多功能特殊的生化活性物质,目前已发现50多种,是开发医用药物的宝库。鲎血液中的变形细胞能与革兰氏阴性细菌内的毒素产生粘连作用,被广泛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是中国和许多欧美国家药典法定的细菌内毒素医药检测试剂。此外,鲎试剂还被证明在抗菌方面有显著效果。
鲎坚硬的甲壳可提炼成纯度较高的甲壳素。甲壳素是优良的医用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医药的材料开发。同时,甲壳素以其稳定性、保湿性等优良性状在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保鲜剂和保湿剂等添加剂。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