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岭

■陈作梁


  浮山岭位于高州市根子镇与电白区霞洞镇交接处、茂名市区的东北角。浮山岭是茂名郊区及周边方圆80公里范围内,唯一一处具备丰富旅游资源且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浮山钟灵毓秀
  “浮山钟灵毓秀”是南粤名胜百景之一。浮山岭海拔941米,盘亘24平方公里;北继云开大山余脉,南临琅江平原直至南海。远眺海边的龙头山和虎头山,犹如茂名大地伸向太平洋的两只巨手,浮山岭距大海25公里,西靠茂名市区,东向电白区西南的连绵荔枝林和沉香山。浮山岭以其雄伟峻峭的身躯,以及广阔的胸怀拥抱太平洋送来的大量雨水和云霓。形成了潮湿多雨的临海山地雨林气候和四时云蒸雾蔚的奇特景观。培育出参天松、杉、枫、樟等古树乔木和遍地山稔子,山茶花等几百种灌木和藤蔓。浮山岭的森林履盖达93.6%;此外,浮山岭还孕育出无数涓涓溪流,汇成多处清沏见底的水潭。这大大小小的水潭在朝霞和夕阳的渲染下,恍似一串串挂在美人身上的七彩明珠,把浮山岭打扮得一身珠光宝气。

无限风光在顶峰
  浮山岭有五个主峰,峰峰屹立又互相依偎,远望似巨人的手掌。峰峦叠嶂,气势腾空,怪石嶙峋。山顶上的花岗岩石常年受风雨洗刷和烈日暴晒。雨露阳光给山上的石头抹上一层厚厚的黑色“油彩”。这些奇异突兀的黑石,有的似仙猴献桃,有的像神龟祝寿,有的状似天女散花……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鬼斧神工,令人感叹不已!
  浮山岭日出是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东南远处海面上云海滚动,上下翻腾。云海深处金光四射,彩霞漫天。朝阳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染红了海岸和大地,染红了山腰的云海和山下的层林。“浮山祥云”就是朝阳和夕照的杰作。从山上向山下望云海,那云遮雾绕、乱云飞渡营造的梦幻浮山仙景,恰似天上人间。此时,浓厚的云海笼罩茫茫大地,就连浮山岭附近的群山也在云海之中若隐若现,而浮山岭则如鹤立鸡群,高高在上,好一个“众山皆沉我独浮”!
  《高州府志》记载:“洪水泛溢,此山独浮——故名浮山。”山不可能在洪水中浮沉,但浮山岭在云海中浮沉,可能这才是她的真实面目!

白云深处有仙境
  浮山岭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有大小山沟17条之多。这一山腰地带是招揽和容纳大海送来雨水和云雾的地方,因此经常云遮雾绕。这一山地气候养育松树和杉树等针叶林,以及多种高山灌木、藤蔓、野花……四季开花,长年常青。由于山高路险,自古以来人迹罕至。多见竹木,少见人邻;近听猿啼鸟叫,远闻鹤鸣九天……这一超凡脱俗的仙境就是潘茂名的故里。在浮山故里有奇石,状如脸盆、睡床。传说是当年潘仙修道炼丹的遗物,故称“潘仙盘”“潘仙床”。
  当地群众为了纪念潘茂名在浮山岭“超凡入圣,世居道浓”和修道炼丹,悬壶济世的功德,在潘仙故居遗址上修建超世寺。这一地点虽在白云深处,却也使不少善男信女不辞辛苦,爬山涉水前来朝拜纪念祈福,香火旺盛。
  浮山岭曾是冼夫人驻军保境安民的营地。当地民众为纪念她功绩,修建冼太庙,位于超世寺右侧。庙内有清代民众捐赠木牌匾数块,以及对联数幅,还有冼夫人的练武石军事文物。
  此两处庙宇都处于浮山岭的山腰处。只见原始山林郁郁葱葱,山涧流水倾泻而下;虽未闻鹤鸣九天,但听山中动物嚎叫,林间百鸟和鸣;庙前阵阵乱云飞度,景色变幻莫测,伴着晨钟暮鼓,恍似仙景,胜过仙景。
  此外,浮山岭除了有茂密的山林,还有四时不谢的山稔花、山茶花、杜鹃花等,花团锦簇,千姿百态难以描绘!

浮山流水响叮咚
  山高、石大、林密是浮山岭的阳刚之美;而那从石缝中涌出的泉水、湍急的小溪和多处清澈的水潭则是浮山的阴柔之美。据不完全的统计,浮山岭上的大小山溪有12条,较大的山溪有5条,浮山岭中大小水潭有36处。山中溪流每年九月前流量很大,冬季稍微少一点,但也常流不息。浮山岭的涵雨量十分充沛、水源充足。

浮山岭下荔如海
  浮山岭下是高州根子镇、分界镇、泗水镇,电白区霞洞镇、林头镇,这方圆百多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地,是全国著名的荔枝、龙眼和沉香基地。那碧叶婆娑的荔枝、龙眼连片成海,望不到边际。
  春暖时节,千树万树荔花开,薰风醉人花似海;蝉鸣荔熟,高岭低坡溢丹彩,“妃子笑”献白糖罂……
  浮山岭下荔枝林海甜风吹来,伴着阵阵带着浓郁韵味的粤西山歌……这不是仙境,却是人间乐土!
  此外,根子镇柏桥的古荔园内还有39棵500年以上的荔枝古树。它们那高大,粗壮苍劲的枝干似乎在炫耀千多年前结果进贡的殊荣。
  浮山岭下沐浴“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春风,处处田园处处诗,田畴风光尽画意!万绿丛中一座座荔枝楼、龙眼楼拔地而起。
  浮山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