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态脸”


图/文 陶小莫 杜燕盛
据法治日报报道,22岁的张婷带着基础护肤的期待走进医美机构,却被咨询师用放大镜“诊断”出“太阳穴刻薄”“鼻基底苦情”,最终被诱导接受数万元的“幼态脸”改造方案。这并非孤例——记者暗访五家机构,对同一张脸竟给出南辕北辙的“治疗方案”,从“填泪沟丰嘟嘟唇”到“缩鼻翼延长下巴”,支撑这些五花八门方案的,是精心设计的话术体系。
“幼态审美”是医美机构制造容貌焦虑的话术,是对多元审美的扼杀,它让年轻人误以为“不完美”是一种原罪。22岁的张婷本拥有青春最珍贵的神采,却被商业话术诱导怀疑自己的脸“不合格”。医美机构把“幼态”变成生意,它偷走的不只是金钱,还有年轻人对自我价值的信心。监管部门应严查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降低消费维权门槛。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明白:我们本来就是美的,无需用“幼态”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