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储优育强”行动
■通讯员 郑宇芬 蔡李梅
本报讯 为破解村级后备力量选育难题,去年以来,电白区通过构建“精准摸底、动态储备、靶向培育、及时配备”模式,全力蓄好后备力量“源头活水”。
在精准摸底方面,建立一名区级领导包抓、一个区级单位配合、一名镇街领导负责、一个工作组包干的“四级包抓”责任制,组织力量对367个村(社区)开展全覆盖实地走访调研,逐镇召开座谈会,全面掌握各村(社区)情况。以“分类研判”为核心,建立现任村级干部与换届人选台账,划分同岗连任、跨岗任职、后备补充、择优吸纳4种类型,对2249名现任村级干部年龄、学历、能力、群众基础等进行全面分析,逐一研判,确保表现突出的“两委”成员能够连任一批;对242名在其他岗位表现优秀、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现任“两委”成员进行跨岗调整,将189名培养成熟的优秀年轻后备力量补充进入“两委”班子;吸收129名在外务工、回村意愿强烈的外出能人作为换届人选,持续为村级班子注入新鲜血液。
在动态储备工作中,印发《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由区委主要领导带头,成立22个专门工作组开展综合分析评估。坚持“内培本土人才、外引优秀乡贤”双向发力,把目光聚焦在现任“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多个群体,动态筛选储备696名村级后备力量,建立“能进能出”更新机制,确保后备库“活水常流”、来源多元。
在提升后备力量履职能力方面,实施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青蓝工程”,落实“二对一”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业务骨干向后备人选“传经验、教方法、带作风”。推行“一线练兵”机制,安排后备人选参与“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实战能力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此外,每月举办1期“头雁”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班,累计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参训1380人次,有效弥补基层干部履职能力短板。
在及时配备环节,实行区镇村三级“挂图作战”,通过“日程图”明确时间节点、“流程图”规范操作步骤、“作战图”压实责任分工,借助“图像化”管理倒逼各项工作落实。同时,细化换届工作全流程,按照计划推进人选配备,力争在10月底前完成村级书记调整撤换,确保后备力量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储备即能用、用即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