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 严阵以待

化州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全力筑牢防风防汛“红色堤坝”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李华锦 实习生 邹姗珊
  本报讯 为切实做好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的防御工作,化州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抢抓台风来临前窗口期,全市党员干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始终站在防风防汛最前沿,全力筑牢防风防汛“红色堤坝”,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防风防汛一线高高飘扬!
  早谋快动,一线当好“指挥员”
  化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理念,化州市委书记赖惠镇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文楼、平定、宝圩、播扬等化北边远镇,检查督导台风“韦帕”防御工作落实情况,要求全市各镇街进一步强化预警预报与应急响应联动,严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和“四个一”特殊群体临灾转移等工作机制,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确保发生灾情险情迅速响应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金福深入鉴江、罗江等河段对堤防、排水设施、船舶停靠点等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现场部署应急防范措施,压实防风防汛责任。化州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闻“令”而动,迅速下沉到挂点镇(街道)开展防风防汛工作。化州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防汛防风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领干部群众切实做好防汛防风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化州市三防办统筹全市应急资源,配备冲锋舟10艘、泡沫艇21艘、防汛编织袋18.13万只、救生衣418件、救生圈192个等一大批物资装备,并向各镇(街道)派出8组防汛防风督导组,督促指导基层做好防御大风强降雨工作,全力保障防风防汛安全。化州市23个镇(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第一时间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党建网格员进村入户、排查地质灾害等风险隐患点。
  巡查除患,一线当好“排查员”
  各级党组织进入战前状态,迅速激活防风防汛“平急转换”机制,聚焦低洼地带、老旧房屋、建筑工地、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化州市城管执法局出动535人次开展灾前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户外广告牌、路灯设施、排水管网等城市运行关键环节,累计修剪树木37棵、排查户外广告1377个、检修路灯杆及电箱520个、清理267处排水口垃圾淤泥,确保安全畅通。化州市水务局对河道行洪障碍物、堤防险工险段等进行全面巡查,对巡查发现鉴江塘寮水闸等3个险工、罗江山梓等5个险段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和堤防安全(如图)。东山街道调动街村网格员和志愿者队伍共600余人,对辖区内转移人员、大中小河流、堤坝、渔船、老旧房屋、建筑工地、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黑点等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建筑风险隐患点43处,加固停泊船只49艘。
  用心用情,一线当好“服务员”
  化州市23个镇(街道)盯紧台风动向,借助“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迅速落实防风防汛宣传转移工作。1.5万名党员网格员快速集结,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实行包片到户、责任到人,以行动传递温暖。新安镇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敲门行动”,坚决、提前、果断、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共30户68人。组织各村(社区)不间断使用大喇叭播放台风动态和防范避险提示,对地质灾害点、削坡建房风险点发布预警信息38条。杨梅镇党员干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短信等渠道滚动发布预警信息和简明防御指引,重点摸清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底数,转移危房户、低洼地带群众9户16人。宝圩镇全面走访村内低保、留守老人和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为原则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共69人,充分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循环播放“韦帕”台风预警宣传语音,累计发布防御台风信息200余条。
  目前,化州市已启动“市-镇-村”三级24小时值班体系,各镇(街道)、各村(社区)党支部坚决落实上级部署,主动放弃周末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全市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迎战、临战”状态,以最充分准备、最严密措施,当好台风来临前的“守夜人”,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