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就在身边
高州市重点场所AED配置实现全覆盖

高州市红十字会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宣讲、AED正确使用”等课程。
■文/图 通讯员 文戈良 张亚平
本报讯 为应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提升社会急救能力,近年来,高州市红十字会全面推进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及公众急救教育体系建设,构建“设备覆盖+技能普及”的立体化生命守护网络。最近,又及时在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和中国荔枝博览馆配置了AED。目前,高州市重点场所AED配置实现了全覆盖。
心脏骤停是威胁公众生命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黄金救援时间为4分钟。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大量发生在医院之外。AED是一种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因其便于携带、易操作、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效果好而被誉为“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广泛配置、普及使用AED,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然而,我国AED配置率长期低于发达国家,公众对设备使用及心肺复苏(CPR)技能的掌握严重不足。
为此,《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高州市红十字会迅速响应,充分发挥人道救援核心职能,于2019年启动“AED覆盖计划”,以实现“设备可及、人人会用”为目标,推动社会急救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施救”,通过“99公益日”募集资金,形成“政府主导+红会协调+社会参与”模式。并根据人流密度、急救响应时间等大数据分析,优先覆盖学校、公园等高风险区域。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每年逐步向重点公共场所投放AED。在今年荔枝季,又及时在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和中国荔枝博览馆分别配置了一台AED。至目前止,高州市红十字会累计投放AED设备115台,实现重点场所AED配置全覆盖。其中所有中学和中心学校、镇街服务大厅等场所实现全覆盖,城区公园、球场、车站、小学等已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同时,高州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宣讲、AED正确使用”等课程,针对教师、安保人员、服务行业人员等职业群体开展培训,涵盖AED操作、鼓励公众学会寻找AED位置,CPR(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累计培训认证急救员3千多人,宣讲受益5万多人。
目前,高州市民可以通过直接在微信小程序搜AED城市地图,和关注高州市红十字会公众号,并点击右下角红会服务——AED地图等两种方式快速找到AED。
AED的覆盖提高,不仅体现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人道理念,更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科技支撑的现代公共安全治理新模式。下一步,高州市红十字会计划将持续深化体系建设,把AED城市地图接入120急救系统,实现“呼救-定位-导航-取用”全流程联动,平均取用时间缩短至2分钟以内,为建设“健康高州”,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