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
发现线索后3小时高效执结

■通讯员 张扬 黄茵
本报讯 炎炎烈日,滚滚热浪,6月的南粤大地,骄阳似火,气温经常超过35℃。
“法官,我看到吴某的车停在老家门口了,你们快点过去吧!今天再不扣,明天又找不到人啦!”近日,正在午休的执行法官从申请人急促的来电铃声中惊醒。
放下电话,执行法官迅速调取案件卷宗,确认被执行人名下车辆确为可执行财产后,迅速集结6名干警组成执行小队,拿上法律文书与执法记录仪便马上赶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执行干警发现被执行人车辆正停放在其家门口,但被执行人并不在家。
正当执行干警准备依法对该车辆进行扣押时,被执行人父亲吴伯警惕地从屋里探出身子,小心翼翼地问道:“你们是谁?我儿子不在家,你们大中午的跑来这里闹什么?”
“吴伯,我们是法院的执行干警,这是已生效的判决书,法院判决他要偿还欠款,但他迟迟不履行,这台轿车登记在您儿子名下,现在我们要依法对该车辆进行查封扣押。”执行法官解释道。
吴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车是他买的,但一直是我在用,你们不能说扣就扣!”
“吴伯,逃避执行不仅会让您儿子上失信名单,严重的话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你也不希望他后半辈子背着‘老赖’的名声吧?请你转告你儿子,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积极面对,依法履行义务,才是唯一的出路。”为消除吴伯的抵触情绪,执行干警将他请到屋内阴凉处,耐心地进行释法。
沉默良久,吴伯长叹一声:“唉,这孩子总想着躲,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啊……”
正当执行干警在制作查封笔录时(如图),吴伯掏出了手机:“法官,能不能先别拖车,我现在就去筹款替我儿子还钱,不能让他再错下去了。”
申请人得知吴伯“替子还款”后,很体谅他的良苦用心,在执行干警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和解,吴伯当场转账结清全部款项。从获得线索到执行完毕,仅用3小时。
“要不是你们的高效执行,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这笔钱,太感谢你们了!”申请人在收到案款后由衷感慨,对法院高效、负责的工作态度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