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驻鳌头帮镇扶村工作队举办“电商助农 赋能乡村”技能培训
■通讯员 陈诗韵 记者 张丁文
本报讯 “家人们看这个稻米,颗粒饱满、香气扑鼻,煮出来的饭软糯香甜……”镜头前,茂南区鳌头镇种植大户老郑略显生涩却热情洋溢的推介,正通过抖音直播传递给网民。这一幕,正是驻鳌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举办的“电商助农赋能乡村”专题技能培训现场。近日,工作队联合茂名融洽园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带领30余名农户深挖电商流量密码,为鳌头优质农产品谋划了一条从田间到线上的“数字高速路”。
培训首日,培训讲师为学员们揭开电商直播的底层逻辑:“农产品直播的核心,是把土特产变成网红货——既要展现原生态的‘土味’,又要用标准化包装、故事化叙事打动城市消费者。”课堂以鳌头镇特色产品为例,从人设定位、场景化内容、数据化运营等理论方面拆解“流量密码”。
“3、2、1,上链接!”随着助教老师一声口令,学员小黄(化名)略带紧张地举起手机,开始人生第一场农产品带货直播。镜头里,她举着簸箕里的大米,向网友介绍:“这是我们鳌头镇生态种植的丝苗香米,每一粒都经过138天的自然生长……”虽然开场略显生涩,但在讲师的一对一实时指导下,她的直播渐入状态,半小时内吸引了200多名观众,收获30多个点赞。培训通过“模拟直播—复盘优化—真实开播”三步走,激发学员学习热情,快速掌握“黄金30秒开场”“痛点提问法”“限时优惠话术”等实战技巧。
接下来,专业团队将长期为学员提供“每日直播诊断”“流量投放建议”“脚本优化服务”,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变现。“以前卖稻米靠批发,每斤利润不到1元;现在通过直播,不仅能卖到好价钱,还能打造自己的品牌!”首批学员、鳌头镇种植大户张姐算了一笔账。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谋划打造自己的直播间,已有3名学员开通抖音店铺,试播累计观看量近万人次。
鳌头镇的“新农人”正以手机为“新农具”、数据为“新农资”,让鳌头的稻米、蔬菜、土特产通过直播镜头走向全国,努力实现“流量变销量、手机变农具、农民变主播”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