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法院法治副校长“靶向送法”

撑起校园安全防护伞


■记者许巨滔 通讯员钟福孟
  本报讯
为深化校园法治建设,切实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近日,高州法院审管办主任张喜到其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沙田中心学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精准化、特色化的法治教育活动,为该校不同群体师生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套餐”,以司法力量护航青春成长之路,共建平安校园。

敲响禁毒警钟筑牢青春“防毒墙”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张喜面向五、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深刻的禁毒主题宣传讲座。摒弃枯燥说教,巧妙运用图文并茂的PPT展示,结合涉未成年人涉毒的真实案例,将毒品的种类、伪装形态、巨大危害以及法律后果清晰呈现。互动环节学生们争相举手,在法官引导下辨识新型毒品陷阱,讨论拒毒妙招,在活跃氛围中种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治种子。

精准守护花蕾撑起女童“自护伞”
  暑期临近,为进一步提高在校女学生的防性侵安全观,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张喜与校方商量,特意面对在校女学生开设了预防性侵害专题法治课堂。从法律视角清晰界定性侵害行为,结合司法实践中令人警醒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识别潜在危险、建立身体界限意识、掌握有效预防和应对侵害的策略。课程着重强调“勇敢说‘不’”“及时告知信任的成年人”以及“留存证据并报警”等关键自护技能,为女生们筑起坚实的心理与法治防护屏障。

夯实主体责任织密校园“安全网”
  为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的源头治理,增强在校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师德师风教育,张喜还专门召集在校教职工召开预防性侵校园安全工作会议。会议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报告制度》等法规要义,结合真实判例,深刻剖析校园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及法律责任。张喜特别强调教职工作为学生安全直接守护者的关键角色,要求大家提升敏感度,严格规范师生交往行为,并重申发现侵害线索时必须依法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切实拧紧校园安全的“责任阀门”。
  此次分类施教、量体裁衣式的法治教育获得校方高度赞誉。沙田中心学校负责人表示,法官带来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是对孩子们未来的一份坚实守护;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直击校园安全痛点,有效提升了全校师生的法治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法治、和谐的育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州法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履职效能,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