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赋能新产业 沉香茶激活新动能

电白沉香叶茶产业以合作创新引领消费升级


■通讯员 炤耀 香婷婷
  本报讯
作为“中国沉香之乡”,电白区沉香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区沉香种植面积超13万亩,沉香产业年产值近50亿元。其中沉香叶茶产业也正以创新姿态加速崛起,涌现出广东棋楠山沉香有限公司、茂名市四季全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茂名市正先奇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形成集种植、研发、生产、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群,推动沉香叶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化、品牌化跨越,其中广东棋楠山沉香有限公司更与300年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达成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这片古老的东方树叶焕发新生机。

  有机种植筑基,“联姻”同仁堂拓全国市场
  “作为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与茂名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我们公司以规模化有机种植与高端合作为经营发展理念。公司在广东、海南、福建布局超1.6万亩奇楠沉香种植基地,其中6000亩专门用于有机茶叶生产,精选北回归线北纬23度最佳产区的五年以上老沉香叶,全程坚持人工除草、零农药种植。”广东棋楠山沉香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制茶工艺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祖训,经采青、凉青、炒青等十几道传统手工工序,最大限度保留沉香叶中的挥发油、黄酮、多糖等活性成分,年产能达100万斤。2021年,企业与北京同仁堂达成合作,借助老字号品牌力将天然有机的沉香叶茶推向全国市场,以“大健康养生茶”定位引领消费升级。

  双轮驱动赋能,以文化IP驱动市场破圈
  茂名市四季全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则以全产业链布局与文化赋能双轮驱动产业升级。在电白“中国沉香之乡”的深厚底蕴支撑下,企业构建了从沉香种植、茶叶精制到品牌运营的完整链条,推出涵盖白茶、红茶、乌龙茶及陈化老茶的“四季远近”系列产品,其干茶呈半球状、色泽偏褐,冲泡后香气浓郁、七八泡仍茶味醇厚,兼具传统茶的清雅与沉香的安神助眠功效。公司产品已远销港澳台、东南亚及欧美市场,该公司负责人温清佳透露,未来将拓展电商与线下体验空间,并打造“沉香茶文化+乡村旅游”模式,让千年沉香文化通过茶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技术创新破局,手工制茶激活产业潜力
  茂名市正先奇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原茂名市透顶绿沉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技术研发与手工工艺为核心竞争力。“2007年我将奇楠叶炒制后用来泡茶,口感比土沉香的叶子更甘甜,萌生了制作奇楠沉香茶的念头。”自2000年成功种植第一棵绿奇楠沉香原树起,企业创始人温镇先便深耕奇楠种苗培育与产品开发,2007年他从奇楠叶炒制中发现制茶潜力,历经多年研发出六种不同口感的沉香茶,从采摘到筛选全程纯人工操作,现在每月量产达35万斤。作为奇楠沉香供应链的重要企业,其17年树龄的种苗研发经验与100人+的技术团队,为沉香茶产业提供了从原料到工艺的全链条支撑,让奇楠叶从“废弃物”变身特色茶饮。

  生物科研突破,为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宽新径
  资料显示,2022年,广东省香山沉香科研学研究所发现一种沉香叶提取物具有降尿酸的作用并为此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制备提取物的方法以及应用于当年7月15日获批国家配方发明专利公布,此举大大填补了降尿酸药物领域的相应空白;2024年8月,广东省沉香科学研究所宣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科研成果:成功从沉香叶中提炼出具有抗幽门螺杆菌功效的新型提取物,并已荣获国家配方发明专利认证。这些生物技术创新领域持续突破,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也是香料入药史上的一大进步之举,不仅为沉香的多元化利用开辟了新径,更为促进沉香叶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从棋楠山与北京同仁堂的强强联合,到四季全俊的全产业链文化赋能,再到正先奇楠的技术创新与手工传承,电白沉香茶产业正以多元路径实现突破。随着大健康产业崛起,沉香茶已成为电白继传统沉香产业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点,而老字号品牌的加持更让这片土地的沉香茶香加速飘向全国,推动“中国沉香之乡”向特色产业高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