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州市第一中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立德树人育桃李 文明创建展新风

化州市第一中学航拍图。

校园植树活动。

"五四"青春晚会。

参观陈金章美术馆。

美丽的校园一角。

顺德一中教育帮扶活动。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李华锦 通讯员 陈志中 黎译鸿
2025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茂名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化州市第一中学因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出色,荣获了“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化州市第一中学是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位于化州市河西街道办广海中路78号号,校园占地面积500多亩多亩,,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自19141914年创立以来年创立以来,,这所学校历经风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丰硕的教育成果,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的殿堂。多年来,该校党委积极响应上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号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提升师生文明素养与校园文明程度,努力把学校打造成理想信念熔炉、主流价值高地、中华文化家园以及文明风尚沃土,如今校园环境优美,文明之风盛行。
锚定创建目标 凝聚工作合力
该校领导班子秉持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详细规划创建步骤,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近3年来,累计召开超20次创建工作部署会,制定完善超15项相关制度,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强化“一岗双责”,班子成员分工协作,深入教学、后勤等各环节监督指导,每周至少开展2次巡查,及时解决创建难题超50个,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领导班子的用心谋划与担当作为,为文明校园创建筑牢了坚实的根基,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引领学校文明建设稳步前行。
德润师生心田 营造创建氛围
党建是学校发展的“方向盘”,更是“定海神针”。该校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书记带头深化理论学习,通过“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及时学习传达党的创新理论,牢牢把握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流的党建,领导出一流的学校。高标准强化各支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促使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党员教师在开展示范课活动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党建促教学。在110周年校庆活动中,党员教师带头挖掘化州一中精神,梳理百年校史、整理校友事迹,,提炼一中文化精神,并转化为师生的情感认同与行动动力。
该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多措并举提升师生道德素养。每月定期开展2次主题思政课,邀请专家学者或由党委书记、本校思政教师等作专题报告,累计受众超5000人次,让师生汲取精神养分。每学期组织超10场德育活动,如“文明学生标兵”“新时代好少年”评选,超200名学生获表彰;举办超15场劳动主题实践活动,涵盖校园绿化、社区服务、家务劳动等,参与师生超5000人次;开展超20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如红色基地研学、主题征文演讲等,师生参与度达100%。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师生日常学习生活,滋养心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校园思想高地,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夯实师资基石 提升师资水平
教师是文明校园建设的关键力量。该校党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师资水平。每年投入超5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选派超200200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名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如今该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研究生学历教师从几年前的不足1010人增加到现在的人增加到现在的5050多人多人,,中学高级教师从百余人增加到201人。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和科研项目中屡获佳绩,近几年来,共有数十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承担了多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近三年来该校多次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师德师风培训,评选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优秀教师”超150人次,以榜样力量激励教师。该校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为文明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让文明之风在校园内传承弘扬。
筑实活动阵地 建设校园文化
该校大力拓展校园文化阵地,为文明校园创建添砖加瓦。连续十多年举办校园体育艺术文化节,涵盖文艺汇演、书法绘画展览等超15项活动,每年参与师生超6000人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设立102个班级读书角,每年阅读分享会超30场,营造浓厚书香氛围。打造超300米长的文化长廊、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500平方米的一清文化园、100米长的中国楹联第一榜,展示学校发展历史文化、设置历史文化名人雕像、普及中国楹联文化知识,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建设2000平方米的陈金章美术馆,展示岭南画派大师创作成果,开馆以来接待参观超3000人次。该校还以校训、校史等为依托,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如中华园、龙虎榜等校园文化景观小品超30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能说话,处处彰显文明育人理念。同时,积极利用周边文化资源,与当地历史博物馆、橘红博览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学期组织超10次校外参观学习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相互交融,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师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文明意识深入人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凝聚各界力量 浇灌文明之花
该校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通过学校党委牵头,广泛凝聚杰出校友和社会力量,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校友反哺、社会共建”的特色路径,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搭建文明创建“同心桥”,通过定期举办校友座谈会、乡贤恳谈会,该校梳理出“硬件提升、文化浸润、德育深化”三大需求清单,精准对接社会资源;2024年,该校党委发起“百年校庆·文明同行”倡议,得到众多杰出校友积极响应,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滔滔大江,万溪融汇。校园文化建设,凝聚了各级领导、历届校友等的殷殷情怀和拳拳之心,特别是在110周年校庆的重要节点,更是幸仰热心校友的慷慨解囊,无私捐助。社会助力同样可圈可点,2023年来,化州市文明办将该校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周边社区200余名志愿者参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本地企业家牵头的广东狮子会助学文明行动,每年资助贫困学生超过十万元,让众多品学兼优而又家庭困难的学子得以完成求学梦;化州商会发起“文明微心愿”行动,累计实现学生心愿1000余个。社会资源的注入,让文明创建从“校内小循环”走向“社会大循环”。
学习名校经验 引领文明风尚
作为县中的龙头,该校既要寻找突破提高自身的办法,又要引领辐射县里的其他学校。在自身的突破上,该校充分利用教育帮扶的资源,向结对的名校顺德一中学习,努力“取经”,除了教学教研,还学习创建文明校园的经验方法。这两年来,两校线下交流5次,该校外派骨干团队到顺德一中跟岗学习2次。在引领辐射方面,该校首先努力擦亮龙头学校品牌,持续凝练本校的办学特色,开展了超30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10多个社团,涵盖艺术盖艺术、、体育、科技与本地传统文化等领域,参与学生超3000人次人次,,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其次,主动推广,该校多次在创建文明校校多次在创建文明校园的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每学期举行5次以上的校园开放日,连年外派老师对参评文明校园的学校进行指导。
化州市第一中学在文明校园创建之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未来,该校将继续砥砺前行,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努力在县域中学发展的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文明校园建设的典范,照亮更多学校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