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宾馆:昙花一现亦辉煌


刘付德金
  茂名华侨宾馆位于迎宾一路同光华路交界转角处,即现在华侨城的位置,存在的历史也就是十五、六年的时间,在茂名的城市发展史上犹如流星般闪过,虽则短暂,却也光耀一时。
  据何炜明《油城历史钩沉》一书介绍,华侨城一带地方原是山坡,历史上曾有一条名叫东镇村的小村,只有20多户人家。这里地瘠土干,作物难以生长。村民在后背山上立了一块“龙石”,每逢天旱,村民宰猪杀鸡,祭神求雨。由于求雨出名,远近乡村的人便称之为“求雨岭”。1958年筹建茂名城市,这一片高地定位为市政和商业建设地段。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动工修建“三所”(茂名迎宾馆)小六栋、干部宿舍、办公楼和“南瓜顶”(因其顶盖是薄壳圆拱型)市委大饭堂等。市委人委本部曾一度从河西竹棚子迁至河东这一带新建区,1963年第四工程局撤离茂名后,为方便工作,市委人委又迁回河西原第四工程局办公大楼,干部也迁回了大楼后的宿舍,这一片区建设放缓。
  改革开放后,茂名经济、社会不断发展。1983年后实行市管县体制,城市东移速度加快。1983年成立茂名中旅社,有40多亩地,在茂名迎宾馆东邻,即现在华侨城地段建起一栋中旅社大楼。开始之初主管部门是市委统战部,市委统战部的秘书科长陈何保同志还在中旅社挂任过书记、经理职务,后提任市台办副主任,一直在市台办工作至退休。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成立后,中旅社的主管单位为市外事侨务办。我1988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回市委统战部工作时,当时的中旅社大楼仍在,是一栋4层的建筑。以后市外事侨务办便陆续在这里建设了办公楼及干部宿舍。也是在这时期,华侨宾馆应运而生,它的建设,既有天时地利,更离不开当时市外事侨务办、市委统战部、和市领导的努力。
  据梁基毅同志《茂名侨务工作文选》《情满香江》等书介绍,建设华侨宾馆经历一个曲折过程。改革开放之初,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统战、侨务政策,落实房子等财产,清除“海外关系反动”的影响,使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消除疑虑,纷纷回乡观光探亲、投资办厂、捐资公益事业。英籍旅港同胞江可伯先生是茂名高州人,1984年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单位领导到香港,拜访江可伯先生本人,诚意邀请他回来观光、投资。1985年政府落实政策,退还其祖屋,他打消了顾虑,于1988年携全家回乡探亲,看到其老家的祖屋保护得很完好,非常高兴,感动之余,决心回家乡投资。经考察,觉得家乡还是缺乏酒店,于是决定兴建一间宾馆,集住宿和餐饮于一身。我市领导的热情诚意,促使江可伯先生决定回来与茂名中旅社合作,1987年12月7日江可伯先生签订投资50万美元建设华侨宾馆协议,然后出资200多万元人民币作启动资金建设。1989年10月9日举行奠基仪式。1991年12月28日竣工开业,当时还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剪彩庆典仪式,时任分管的副市长出席。笔者当时在统战部门工作,也在现场帮忙做一些会务工作,亲身经历了那个场面,还记忆犹新。“华侨宾馆”这几个字就是江可伯先生本人亲笔题写的。
  华侨宾馆开业后,辉煌一时,这栋大厦楼高5层,一楼是餐饮大厅,二楼是包房,房间以城市名为房号,如“天津”房、“上海”房等,三到五层楼是住宿,成为人们餐饮、住宿的好去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间中档层次建设的二星级宾馆在几年间就显现出不适应,档次太低,客人逐渐减少,营业上不去,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市外事侨务办领导班子经过商量,决定以增加投入600万元以上为条件,承包给外商经营,以引进资金和管理技术。经茂名市第三、第四届政协委员黄瑞珍女士的牵线介绍,香港尖东酒楼董事长陈万松和北京城酒楼的邬先生来茂名实地考察,只一次洽谈就拍板定案。华侨宾馆承包之后着手改造,全面装修,用香港的经营理念进行管理,并投入1400万元扩大营业。装修营业之后的华侨宾馆,宴会大厅富丽堂皇,能容纳500多人,而且无一柱墩,当时在全市是绝无仅有的,所以生意特别兴隆,试业期间每月营业额达110万元。以后,旁边又引进仿唐食街等进行经营,还开设有大富豪卡拉OK夜总会,一时间宾客如云,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后来江可伯先生又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高15层的安达大厦。这一地带从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好不繁华,成为黄金地段。
  2005年10月,茂名市拍卖行举办茂名市华侨宾馆大院整体资产(房地产)拍卖会,拍卖的茂名华侨宾馆的整体资产(房地产)包括土地使用权面积约20814.28平方,地上建筑物16128.8平方,包括华侨宾馆、仿唐食街、卡丁车馆。这场拍卖会备受广大市民关注,据2005年10月27日的《茂名日报·都市版》报道,在拍卖会上,共有9名竞投者参加竞拍,既有茂名本地商家,又有来自广州、湛江等地的客户。拍卖会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经过15轮的激烈竞价,最后被9号买家以4550万元价格竞得。成交价比起拍价3800万元高出750万元,增幅达20%。
  此后,开发商在原位置建起了华侨城楼盘,成为商住的小区,茂名华侨宾馆从此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