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协同联动助力高州基础教育发展

广油创新纵向帮扶“三所学校”工作模式效果好


大图:外籍专家深入校园,与师生面对面开展交流。

小图:“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主题报告。

■记者 文华春 通讯员 邓超群
  本报讯
5月7日至8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纵向帮扶茂名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全口径基础教育帮扶暨以“文化汇融共生,教育聚力致远”文化交流活动在高州市南塘镇南塘中心学校开幕。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万勇,茂名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兴,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副局长刘付永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黎育生及党委副书记、院长李特夫,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高州市教育局、南塘镇政府领导、茂名市委组织部驻镇干部及有关学校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高州市、化州丽岗、徐闻城北乡、电白观珠等地5000余名师生参加了学习。
  黎育生在致辞中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做法,期望通过活动使师生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致力于以文化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刘付永坚表示,茂名烟草专卖局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持续与各方紧密合作,为高州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精彩篇章。林卫兴对这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政校企”协同联动教育帮扶模式,是办好茂名市“三所学校”的重要创新举措,高州市教育系统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补齐自身短板,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希望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帮扶下,英语能够真正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世界舞台。
  万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国家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拓宽师生国际视野、增强师生跨文化理解与包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珍惜与专家、外教交流的机会,大胆提问,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提升英语表达和沟通能力,拓宽知识视野。万勇强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将继续秉持“地方所需、广油所能”的工作原则,联合市县两级教育局、茂名市烟草专卖局、南塘镇人民政府以及茂名市委组织部驻南塘镇帮扶工作队,构建更加完善的政校企协同帮扶模式。
  开幕式结束后,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彭念应邀为文化交流活动作题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新进展与新前景”的主旨报告。外籍专家Markus、Roberto、Suzan和环球旅行达人钟妮等应邀深入南塘中学、南塘一中和南塘中心学校三所学校的20多个班级,聚焦中西方文化差异、外语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现场示范教学和专题分享,帮助师生们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借鉴西方有益文化成分,提升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据悉,纵向帮扶茂名市“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是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帮扶工作自2024年开展以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紧扣帮扶工作内容任务,着力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先后在高州开展了四场次大规模帮扶活动,近2万师生受益,帮扶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和点名表扬。本次活动是该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实际工作的具体行动。活动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市教育局和茂名市烟草专卖局主办,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和高州市教育局承办,高州市南塘镇人民政府、南塘中学、南塘一中和南塘中心学校协办,“政校企”协同联动,目标一致、优势互补、效果显现,切实创新了“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帮扶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