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小记者探秘聚源艺术农场

体验农耕文化 乐享田园时光


全媒体小记者们体验插秧。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坤成 张伟浩
  本报讯
5月4日,茂名日报社组织全媒体小记者及家长共37人走进聚源艺术农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体验日”活动。通过彩绘草帽、水稻知识课堂、插秧实践、捉鱼捞虾等趣味环节,孩子们在泥土与汗水中感知劳动之美,感受传统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以一场充满艺术气息的彩绘草帽环节拉开序幕。在农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记者们手持画笔,将天马行空的想象挥洒在草帽上——金黄的麦穗、憨态可掬的稻田蛙、绚丽的彩虹……家长们也纷纷加入创作,亲子协作的温馨场景随处可见。一顶顶充满童趣的草帽,不仅成为田间劳作的实用工具,更化作承载亲子记忆的独特“艺术品”。
  “水稻一生要经历多少天?”“为什么秧苗要插得整齐?”在稻田课堂中,农场技术员以趣味问答形式,向小记者们科普水稻从育苗到收割的全过程。孩子们认真记录笔记,不时发出惊叹。随后的插秧体验环节,大家赤脚踩入松软的泥田,弓腰将嫩绿的秧苗插入水田。“看似简单,实际特别考验耐心!”一位小记者抹去额头的汗珠感慨道。家长们则用镜头记录下孩子们“变身小农夫”的珍贵瞬间。
  午后,活动迎来最热闹的环节——稻田摸鱼与小龙虾捕捉赛。孩子们卷起裤腿,手持小桶戴上手套跃入鱼塘,灵活的身影与飞溅的水花交织成欢乐的画卷。“我抓到鱼了!”“小龙虾夹住我的网啦!”欢呼声此起彼伏。农场负责人介绍,塘中鱼类和龙虾既能控制害虫,又能肥沃土壤,这种生态循环模式让孩子们直观理解了自然农法的奥妙。
  劳作结束后,农场为众人准备了充满乡土风味的午餐。碳烧烤鱼、盐焗小龙虾、现摘时蔬等菜肴均产自农场生态种养区,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令大小参与者赞不绝口。餐桌上,孩子们兴奋地分享劳动心得,家长则感慨:“远离电子产品的一天,让孩子懂得了协作与珍惜。”
  作为茂名日报社“行走的课堂”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农场实践通过“农耕+艺术+生态”的多维体验,让小记者在劳动中培养观察力与责任感。近年来,茂名市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探未来研学旅行有限公司通过开发特色研学项目,既为青少年提供实践平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本次,是探未来研学与茂名日报社的首次合作。今后,探未来研学将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小记者团队设计更多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的农耕体验活动,让城乡孩子在泥土芬芳中读懂“绿水青山”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