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新体验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吴征远(高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2025第一届黄晶果赏花观摩活动交流会在高州市镇江镇南果花乡黄晶果种植基地进行。活动以花为媒、以果会友,邀请农业专家、种植企业及游客参与,通过品牌推介、产业分析、生态旅游体验等环节,进一步提升了黄晶果的大众认知度。这场春日里的农旅之约,恰似一支灵动的画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美丽生产力”波澜壮阔的意境。
镇江镇南果花乡黄晶果种植基地的黄晶果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该果自上市以来备受青睐,市场供不应求,今年花期繁茂,预计7月将迎来丰收。为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助力增收致富,当地匠心独运设计了这次农旅新体验活动。
当游客们走进南果花乡基地,目之所及是缀满枝头的繁密小花,镜头里定格的是主题打卡点的浪漫氛围,手中握着的是特色花束的春日意趣,这样的场景早已超越了传统农业观光的范畴。尤其是“果树认养”环节,100多棵开花果树半小时内被认领一空,认养牌上签下的不仅是对一棵果树的牵挂,更是城市人群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参与感。这种将农业生产与体验经济深度融合的玩法,让静态的田园风光变成了动态的情感连接,既为农产品贴上了“情感标签”,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记忆点”,堪称传统农业向体验经济转型的精妙破题。
在这场农旅融合的实践中,设计者带来的不仅是种苗与技术,更是现代农业的经营理念。黄晶果从单一的农产品升级为“可看、可玩、可参与”的复合型商品。活动现场签署的5份合作意向书,犹如投向湖面的石子,激荡起产业链延伸的涟漪。黄晶果从种植到技术合作,从生产到购销对接,这条逐渐清晰的产业链,展现的是乡村产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蜕变,农业的“含金量”与“含绿量”实现了双向提升。这种以农旅融合为切口,带动种植、加工、旅游、文化等多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正是破解乡村产业同质化、提升附加值的有效路径,为“百千万工程”中“强县促镇带村”的联动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长期以来,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文化底蕴,却苦于缺乏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有效通道。而农旅融合恰如一座桥梁,让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镇江镇这次农旅新体验,让农业跳出生产主义的单一维度,乡村价值获得多元表达。也为更多乡村提供了“盘活资源、创新模式、激发活力”的解题思路。
在未来发展中,还要注意避免“花期过后热度消散”的短效化问题,要围绕黄晶果的生态属性开发文创产品,依托认养模式打造“从开花到结果”的全周期体验,将农业观光与科普教育、亲子研学等进行深度融合,激发更多的乡村用创意点亮田园,用农旅新体验激活产业,从而绽放出更多充满活力的“美丽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