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非遗半小时”第六场炫技连连
“功夫年例”魅力非凡


舞龙表演

观众踊跃

舞狮巡游

舞狮表演

年例烧猪

趣味问答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月华 刘付思明
4月26日晚,华灯初上,市文化广场早已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场承载着茂名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的盛宴——“茂名非遗半小时”第六场“鳌头飞马年例”专场活动,在此热闹举行。
夜幕之下,文化广场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吸引着无数市民与游客纷至沓来。活动现场,“茂名非遗半小时”大舞台犹如一方充满魔力的天地,正源源不断地绽放着非遗文化的夺目光彩。武术表演气势恢宏、威风凛凛;舞狮炫技超高难度,技惊四座,引得观众掌声如潮。这次活动由市油城老年大学联合市创文巩卫办、市文化馆、中共茂南区委宣传部、茂南区文广旅体局联合主办。
茂名年例历史悠久
茂名年例是集祭祀、祈祷、欢庆等于一体的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2012年,茂名年例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殊荣是对年例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高度认可,为其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茂名一直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每年正月初二至二月底,茂名各村落依照古老时序,依次拉开“年例”这一延续百年的民俗文化盛宴的大幕,各家各户除了准备美食招待亲朋好友,还有各种民间艺术活动,粤剧、木偶戏、游花船、花灯节、飘色巡游……
茂南鳌头飞马年例是茂名年例代表之一。鳌头飞马年例期是农历正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是岭南地区大型年例活动之一,涉及近50条自然村,2017年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茂名十大年例”。2025年,鳌头飞马年例获评为“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
鳌头镇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武术、舞龙、舞狮、飘色、走公为当地民俗特色,成为现在凝聚人心、推动乡村振兴的美好习俗。鳌头镇的飞马村是革命老区、武术之乡,年例主要是以弘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飞马武术文化、丰富群众文娱生活为主。
飞马年例精彩再现
聆听主持人介绍茂名年例的历史后,进入到“鳌头飞马年例”时刻。首先进行的是巡游表演,舞狮队、舞龙队、彩旗队、出阁女队伍,在锣鼓声中绕场巡游,营造了浓浓的喜庆节日氛围。
《狮子过山》是飞马年例最受群众喜爱的特色节目。年例期间,飞马村的人们会搭建一座888平方米,高11.8米的“山”形建筑物,矗立在飞马桥头广场,随着鼓声响起,25头“狮子”将集体出动,翻飞腾跃。当晚的茂名非遗半小时节目现场,已经搭建好了11.8米高的“山”,20多头舞狮在搭建的“山”中左右腾挪,灵动跳跃,勇攀高峰,夺得年例彩旗。高超的舞狮技巧,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飞马村是全国武术之乡,也是革命老区,飞马武术是茂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晚的压轴节目是飞马武术表演。飞马聚英堂武术协会的表演一招一式都刚劲有力、虎虎生风,气势如虹,震撼无比,给人带来力与美的感受。
趣味问答传播文明
每期的茂名非遗半小时节目,都少不了文明知识有奖问答。问答环节巧妙融合城市文明建设与非遗知识普及。题目包括:“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难以移动时,应怎么做?”“车辆在雨天临时停车时,应开启什么灯?”“金属易拉罐属于哪类垃圾?”“飞马年例的特色节目是什么?”通俗易懂的问答,吸引了许多观众踊跃参与。答对问题的观众获得了茂名城市文明或非遗小礼品,观众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非遗及城市文明知识,增强了文化自信。一位母亲表示:“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了历史,学到了文明知识,还能获得文明宣传小礼品,这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比课本生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