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军休所:多元矩阵赋能军休志愿服务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捷 通讯员 邱永全
  本报讯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近年来,茂名市军休所紧扣时代脉搏,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健全军休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多元矩阵赋能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擦亮茂名军休志愿服务品牌。
  聚力党建赋能,构建志愿服务新理念。党建引领“党员+志愿”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组建军休干部好心志愿服务队,展示军休干部退休后投身公益、发挥余热、实现价值的晚年生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研学、政治学习、革命教育等活动,丰富讲好军休故事载体。组织引领“社工+志愿”模式。开门办所,服务社会,资源共享,构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军休干部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专业化服务。依托军休机构社会工作者力量,搭建作用发挥平台,通过“五社联动”合作模式,机构与社会同向发力,积极探索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融合路径,延伸志愿服务广度与深度。作用引领“银龄+志愿”模式。军休干部借此再度发光发热,银龄志愿者活跃在社会基层一线,发挥着理论政策宣讲、矛盾调解、银龄研学等多项重要工作,为军休志愿服务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力量。
  厚植红色沃土,培育志愿服务新动能。深挖红色文化“蓄水池”。深入挖掘军休干部丰富的红色资源,收集和整理军休干部的人生历程,把每一个有特色的感人故事都打造成一部红色文化教科书,形成丰富的红色资源输出载体,构建红色资料信息库,不断扩充红色文化“蓄水池”“加油站”。当好红色基因传播者。培育一批军休干部宣讲员、百姓宣讲员、护旗手,借助军休讲堂、思政讲堂、“开学第一课”等平台,深入基层开展红色宣讲,留下了一行行富有军休特色的“思政足迹”。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余场,受众达4万余人次,相关事迹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平台。打造红色教育“主阵地”。打造设施完善、特色鲜明设立“老党员金晖驿站”、军休驿站等,站内设施齐全,AED、备用药箱、强国书吧、智能党建设备、宣誓厅、谈心室等一应俱全,可以为军休干部、辖区老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提供涵盖学习、饮水、充电、休憩、政策宣传等全方位的暖心服务,荣获市直机关“模范党支部”“五星党支部”“四强党支部”等。
  聚焦思政育人,创建志愿联动新范式。以“新机制”为核心,健全思政育人机制。加强党对思政育人建设的领导,抓实组织领导,以党的创新理论及伟大实践成果、军休干部亲历故事及时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定期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工作,建立“七进”活动一体化协同。围绕“3条主线”,构建全方位思政育人矩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斗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条主线,将思政理论知识融合到志愿服务环节,构建沉浸式育人场景,增强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让思政课更有深度和温度。“N”个实践推动“大思政课”走深走实。围绕入选全国“传承红色基团赓续红血脉”“戎耀家园暖心邻里”等志愿服务项目,与本地高等院校、志愿服务队融合联动,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维度,持续开展科普知识、学业辅导、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义剪服务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新范式。联合开展“传承˙赓续”瞻仰烈士陵园、清明祭扫、国防教育、薪火相传等活动。遴选“思政大课堂”精品课、思政精品课例,加强与相关媒体、杂志的合作,积极宣传推广我市“大思政课”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发出好心茂名声音,打造新时代思政育人“茂名军休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