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全域推进“强村行动”

党建引领强根固基 迸发乡村发展动能


■通讯员 黄林明 邱秋梅
  本报讯
仲春时节,茂南乡村党旗飘扬,党员干部穿梭在田间地头、项目现场:金塘镇党员为强村公司引进的罗非鱼加工项目协调用地,羊角镇“古荔农业”党员电商团队直播带货忙,公馆镇“蒲炉塘强村公司”的党员技术骨干在田间指导农业托管……茂南区将党员先锋作用深度融入“强村行动”之中,以249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的实干成效,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首善先锋”领航,三级联动织密“红色先锋网”
  茂南区委以“首善先锋”工程为统揽,构建“区委书记挂帅、党员领导包联、机关干部驻村”的三级攻坚体系。设立“强村先锋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兼任总指挥,17名党员区领导牵头17个镇街专项组,选派249名“首善先锋指导员”驻村蹲点,实现“一镇一专班、一村一专员”。
  镇街层面,成立11个“党员强村联盟”,如公馆镇蒲炉塘村党员带头成立“茂南区公馆蒲炉塘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职业经理人戴亚森运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育苗种植等业务。去年托管农田3000亩,为村集体增收0.9万元,目前正筹建助农服务中心,预计联结60户以上农户。村级实施“头雁先锋培育计划”,从返乡党员、致富能手中选拔249名“首善先锋书记”,占比达85%。例如金塘镇金塘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成立“茂名市锦堂农业有限公司”,主营电商销售和罗非鱼加工,引入广东深粤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村集体持股3%,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提供36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2000户村民参与罗非鱼养殖。

  先锋攻坚,产业振兴点燃“红色引擎”
  在“强村行动”主战场,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成为攻坚主力,24家强村公司成为产业振兴“新引擎”。全区32个党建示范项目均设立“党员攻坚队”,如鳌头镇文蓬村党员牵头成立“茂名市文蓬强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引入职业经理人邓正国,盘活闲置场地600万元建设育秧、烘干、仓储中心,流转300亩土地种植珍桂矮水稻,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羊角镇禄段村党员电商团队运营“茂名市古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荔枝先锋”直播品牌,2024年助农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带动300余户荔农增收。“近两年来招引5间企业落户金塘村,间接带动2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成立强村公司后,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为55万元,同比增长10%。”金塘村党支部书记罗水渠大赞组织部组织开展的“强村行动”。
  创新“党员能人带富”机制,强村公司成为联农带农核心载体。公馆镇众诚合作社党员社长陈志强牵头土地托管,组建“田秀才”党员技术队,而河东街道岭咀社区强村公司由党员干部参与管理,通过盘活集体土地、商铺出租和车辆停放收费,预计年增集体收入超千万元,其中120万元来自规范车辆停放管理,既改善辖区环境,又反哺社区建设。在撂荒复耕一线,138支“党员垦荒队”冲锋在前,金塘镇党员干部依托强村公司流转土地,建成罗非鱼养殖、辣椒种植等“党员示范基地”23个,解决就业1200余人。

  善治为民,先锋服务厚植“民生温度”
  以“首善先锋”服务矩阵提升治理效能,全区组建249支“党员先锋队”,推行“民生微实事·党员马上办”机制,2024年累计办理助农收割、医疗义诊等实事2100余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党员干部带头捐资、义务投工,如红旗滨河社区党员牵头成立“红旗滨河社区服务有限公司”,吸纳27名党员和退役军人参与管理,与11家企业共建社区服务平台,盘活闲置车位和国有房产,预计年增集体收入10万元,其中与餐饮店共建的长者饭堂,每天为老年人提供低价餐食,惠及5000余名老人。
  创新“党建+积分制”,黄坭塘村设立“首善先锋积分榜”,党员带头拆除危旧房156间,发动群众铺设污水管网3.8万米。村集体收益30%用于公益事业,大部分的村均建成“党群服务+幸福食堂”,党员志愿者每日轮值送餐;公馆镇油甘窝村党员集资30万元修建“先锋路”,带动群众自筹50万元,2个月内建成2.5公里村道。此外,“先锋课堂”“周末托”等服务解决留守儿童课后托管难题,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
  从“党员带头干”到“群众跟着干”,茂南区以“首善先锋”工程激活“红色细胞”,推动“强村行动”从“全覆盖”迈向“高质量”。如今,全区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较行动均有所增长,249面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下一步,该区将深化“首善先锋+基层治理”模式,让党员先锋力量持续赋能“强镇兴区”,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更多“茂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