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 以“节”促游
化州文旅融合发展“赏花经济”,带动化橘红相关产品年产值突破50亿元
■记者 邹慧 通讯员 董天忠 李政导
本报讯 近日,化州市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文旅活动,成为游客踏青赏春的热门目的地。从万亩化橘红花海到田园诗画的乡村游线路,以“花”为媒,以“节”促游,激活“赏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迈向高质量发展。
每年3月至4月,化橘红花竞相绽放,平定镇大岭村作为“中华化橘红第一村”,2000余亩橘红花田如雪似云,吸引逾10万名游客前来打卡。游客漫步花间栈道,体验“橘红花开、香飘万里”的盛景,还可以参与化橘红产品展销、摄影比赛、非遗展演等活动,深度感受“中国化橘红之乡”的文化魅力。此外,橘州生态公园、滨江公园等地黄风铃花、油菜花交相辉映,构成缤纷的“春日调色盘”,成为市民游客拍照、野餐的首选地。
今年以来,化州市推出平定镇大岭村(“花经济”与农家乐结合,游客可品橘红茶、尝预制菜“一桌宴”,住民宿感受乡村慢生活)、丽岗镇尖岗岭(登高俯瞰花田与丘陵交织的生态画卷)、石湾街道红峰农场(千亩果园与花卉基地融合,提供采摘与研学体验)、橘州生态公园(城市绿心内赏花、骑行,感受“城在园中”的生态之美)等4条乡村游精品线路,切实丰富游客体验,解锁田园诗意。以化橘红赏花节为核心,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活动期间,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化橘红产业发展研讨会、电商培训、美食品鉴等,助力产业链延伸。目前,该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超13万亩,相关企业达1542家,带动就业35万人,开发产品百余种,年产值突破50亿元。此外,“赏花+民俗”模式进一步升温,如非遗跳花棚巡演、土楼素食宴等,让游客在自然与人文交织中感受地方特色。
春日的化州,既是花海的世界,也是希望的田野。从一朵花的绽放到一个产业的崛起,化州正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灵魂、创新为引擎,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为游客呈现“处处春色新,踏青正当时”的活力图景。
在未来,化州市将深化“节庆+产业”模式,拓展四季文旅项目,如夏季果园采摘、秋季农耕体验等,打破“花期依赖”;引入电商直播、智慧旅游平台,推动“云端赏花”与线下体验结合,进一步扩大化橘红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