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校舍 解锁资源活力


黎贵(化州)
  受撤点并校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市各地存在部分教学点校舍闲置的情况。由于管理缺失,部分闲置校舍状况堪忧:校内杂草肆意生长,蛇鼠横行;室内受潮霉变,室外墙体斑驳破损,屋顶和窗户漏雨严重,个别校舍甚至面临崩塌危险。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闲置校舍“重焕生机”,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分“三步”推进。
  第一步:明确权属和责任。教育主管部门主动联合国资中心及各镇街,全面清查闲置校舍的资产总量,彻底摸清底数。对于年久失修、经相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以及地理位置过于偏僻、改造难度大的校舍,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予以拆除;对于确需保留但暂时缺乏投资建设条件的,可作为教育发展预留用地妥善留存。在明确闲置校舍权属后,建议产权方强化管理,安排专人定期打扫卫生、清理杂草,及时修复破损之处。
  第二步:出租给企业办厂。闲置校舍空间开阔,适合出租用作厂房。所在镇街可动员外出乡贤返乡,将闲置校舍改造为厂房。这一举措既能让闲置校舍发挥社会效益,又能为当地老百姓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若校舍产权归村(居)委会所有,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有力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步:改造为公益场所。倘若没有企业租赁,所在镇街可筹集资金,将闲置校舍改造成集老年人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健身活动中心、长者幸福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场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也可将校舍提供给慈善机构、公益组织使用,确保闲置校舍得到充分利用。
  通过明确权属、出租办厂、改造公益场所这“三步”,有望让闲置校舍重新“活”起来,变“废”为宝,为我市发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