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赋能产城同兴


  ▲茂名市2025年“非遗贺新春”迎春系列活动暨“百狮贺新春”非遗大巡游活动在市文化广场举行。

  ▲群众徒步看城市发展。

▲“村BA”等乡村文体赛事,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激活了夜经济。

文/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林夏 岑稳 周泽佳 吴昊
  茂名山海相拥,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茂名市政府敏锐洞察文旅产业机遇,深度挖掘独特文化旅游资源,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力茂名迈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2025年茂名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文旅融合,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为茂名文旅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促繁荣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茂名以创新举措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报告提出“高质量办好‘柏桥讲堂’”。作为茂名市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柏桥讲堂”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创新性地将教育实践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随着现场教学点的拓展,学员走进荔枝种植园、柏桥农创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能获得丰富的文旅融合体验。同时,“柏桥讲堂”分享乡村振兴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为其他乡村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高质量办好“柏桥讲堂”,将为文旅产业注入更多新动能,带动各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出“全力以赴争取在一个创建周期内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文明创建活动,让市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创建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多方面协调发展,既提升了城市的“面子”,也优化了城市的“里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为文旅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报告提出“丰富优质文化供给”。茂名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非遗文化节、民俗表演等,可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好地传播茂名的文化特色。在丰富文化供给的实践中,冼夫人文化、特色非遗等本土文化焕发出新光彩。获得第36届中国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的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全国上映,进一步提升了冼夫人文化的影响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茂名探寻冼夫人文化足迹。跳花棚、木偶戏等非遗紧跟时代特色,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经过表演形式创新、音乐改编以及道具和服装设计改进等,“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不仅让更多市民和少儿能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还为文旅产业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做强做优旅游产业”。茂名在做强做优旅游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气候宜人,山海并茂,拥有180多公里海岸线,分布着众多优质海滨景点,如浪漫海岸、放鸡岛等;山区云雾缭绕、景色秀丽,如云开山、浮山岭等,满足了不同游客对自然景观的需求。近年来,茂名积极利用国内头部文旅企业在文旅项目开发方面的专业能力,挖掘本地山海资源,优化旅游产业运营,打造独特的山海旅游项目,促进茂名“农、文、旅、体、商”等多产业深度融合。现代游客对旅游的期待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观光,而是追求全方位、高品质的体验。优质的旅游服务能够提升游客的重游率和推荐率,也是茂名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茂名正按照“大景区”思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通过创建高规格的旅游景区,将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提升全域旅游的整体水平。同时,打造“四季皆可游、昼夜都精彩”的旅游品牌,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关注,提升茂名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力推进‘体育+’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村K’‘村BA’、村舞品牌”。近年来,茂名积极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如茂名马拉松赛、全民健身徒步活动等,吸引了大量参赛者和观众,媒体的广泛报道让茂名受到更多关注,茂名的滨海城市形象以及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也随之传播开来。与此同时,“村K”、“村BA”、村舞、村乒、村棋、村厨等乡村赛事蓬勃兴起,为村民提供了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深受百姓喜爱。这些赛事不仅带动了夜市经济,还促进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有力地传承和弘扬了茂名的本土文化。
  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推进,茂名的山海美景、文化底蕴和乡村风情将得到更全面展示,有力推动文旅产业兴盛,进而促进经济繁荣,推动乡村振兴。未来,茂名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让茂名在新时代更具生机,成为更有影响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