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镇撂荒地变身“黄金田”
■通讯员 文戈良 赖绮航
本报讯 在石鼓镇黑坭山村的农田里,首批复耕种植的35亩小麦已全面进入抽穗期,预计本月底迎来收割。这片曾因水浸而撂荒数年的土地,如今在石鼓镇政府的推动下,重新焕发生机,成为承载农户增收希望的“黄金田”。
2月9日上午,笔者来到黑坭山村,只见清晨的阳光洒满麦田,麦穗在微风吹拂下翻涌起连绵碧浪,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笔者走进田间,齐腰高的麦秆挺拔如列,淡绿色的麦穗已抽出5~8厘米,部分已经开始灌浆。几名工人正穿梭在麦垄上,修整灌溉水渠,操作着喷雾器往小麦叶片上喷洒水雾。
湛振茂是石鼓镇黑坭山村委会光坡村的村民,也是这35亩麦田的经营者。他说,当前小麦处于抽穗期,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工人们正在喷洒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可以促进小麦生长,让小麦颗粒更加饱满。预计小麦在这个月底可以收割,亩产在800斤以上。按照市场批发价每斤在2.5元左右,零售价3元至4元。
笔者了解到,这片丰收在望的麦田,曾经是一块因水浸而无人管理的撂荒地。石鼓镇政府高度重视,抓实农业生产,盘活土地资源,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这片从杂草没过膝盖的荒地到麦浪翻滚的丰产田,石鼓镇的实践印证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