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信宜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以产业为根本壮大县域经济


■通讯员 叶宗裕 黄柯 谢亮 郑运
  本报讯
1月23日,中国共产党信宜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会展中心千人报告厅召开。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省委书记黄坤明对信宜工作的批示精神,按照茂名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驱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信宜市委书记龚庆代表十四届信宜市委,向大会作报告。信宜市委副书记、市长李龙飞主持大会开幕式。信宜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庞成,信宜市委常委魏鹏程、赵叠云、邓增智、周志文、李国剑、庄毅、何秋菊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大会指出,2024年,信宜市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围绕县域振兴、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实施“县域振兴补短板积优势十项行动”,农业产业结构韧劲逐步加强,工业基础得到强化,国企国资增值能力提升迈出坚实步伐,文旅长途吸引力显著增强,内畅外捷交通水平大幅提高,优质宜居新信宜雏形显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基础更牢,城市底蕴和特色竞争力正在形成,中国式现代化信宜实践取得新进展。回顾这些年,信宜在区位条件不占优、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经济社会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依靠的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信宜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敢于改变原有的做法、勇于冲破旧有的藩篱,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攻坚克难求突破。这是信宜这些年沉淀下来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继续改革奋进的努力方向。
  会议强调,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更加积极,加上近年来信宜在城市建设、交通条件、民生服务、基层治理、产业体系、营商环境等领域的新进步,积累了顺势而为、向上跃升的新基础,信宜能不能取得新突破,关键就要看能否以“敢闯敢干”的精气神、“拉满弓弦”的行动力,更深层地打开信宜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信宜市上下要以“事不避难”的胆识气魄和“不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的责任担当,坚决破除制约信宜实现现代化的堵点难点,增强改革韧劲、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大胆探索,用夜以继日的苦干实干,力争再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在本届信宜市委交棒之时,让一座崭新的信宜出现在粤西大地、把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献给信宜人民。
  大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县城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构建产城融合、新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要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水平,打造全信宜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优质城市;要进一步提升民生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让信宜成为一座有温度、有底蕴的现代城市;要进一步统筹推进乡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实现市场效益可持续、群众参与有活力、乡风文明有提升;要进一步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和就业规模,紧紧把握中央增量政策机遇拉动内需、提振消费;要进一步从严从实加强党的建设,确保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担当作为的干部风气。
  会议强调,工业是信宜产业结构中最大的短板,但同时也是推动信宜整体跃升最应挖掘的潜力板。本次党代会着重对工业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要在继续大力实施“县域振兴补短板积优势十项行动”基础上,克服产业软肋、加快工业发展,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力量初步构建起信宜现代工业的框架和未来成长的基石。大会表决通过了信宜市委工作报告决议、信宜市纪委工作报告决议和代表提案的处理意见。
  大会号召,信宜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打下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我们的信宜、我们的家乡奋力前行,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人留下一个更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