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飘香迎蛇年,祝福春联进万家


王如晓(市区)
  春节的脚步渐近,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平安喜庆的节日氛围,茂名市文化艺术界积极组织开展茂名市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各个文化艺术团体主动作为,积极与各单位、社区以及村委会对接,开展“迎新春送春联,好心文化进万家”活动,将新春的祝福与文化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市书法家协会、市书画院、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市老干部书画协会、市青年诗歌协会、开明画院以及各市(区)文化团体的书法家们纷纷行动起来,组团奔赴山区、海边、近郊乡村和社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活动现场,只见书法家们挥毫泼墨,红纸在笔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幅幅写满祝福的春联、福字便跃然纸上。这些春联字形或灵动飘逸,或苍劲有力,墨香四溢,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乡亲们手捧着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福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片温暖的祝福,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让年味愈发浓郁。
  日前,在市图书馆送春联活动现场,谭伯满怀深情地说:“手写的春联更有传统文化气息。和集市上买的印刷春联相比,少了那股墨香,也少了些情调,少了怀旧的味道,所以我每年都只贴手写春联。”驻村工作队员小张受当地部分村民委托,来到现场代取春联,准备带回村里分给大家。他一边帮忙牵纸,一边感慨:“书写春联的志愿者都是书法高手,每一副春联都既好看又喜庆。对联的内容,有的是书法家自己构思的,有的是精心挑选的,主题都是歌颂党和政府为民谋幸福,赞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憧憬,群众特别喜欢。”
  在老干部书协的志愿者队伍中,90岁高龄的吴业华老师格外引人注目。他写了几十年春联,连续多年参加市老干协会组织的送春联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每年都要写上百副。吴老师表示,过年贴春联是民间最具仪式感的传统文化,应当代代传承下去。自己写的春联能被大家喜爱,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茂名市书协会员、市老干部书协会员,笔者也有幸每年参与免费挥春送春联下基层活动。今年,我前往信宜白石镇、化州市河东、电白疍家墟、电城镇、沙院镇以及市老干中心、市建设银行等地义务写春联,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纯粹、毫无功利性的活动带来的快乐。
  据了解,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市已连续多年举办迎新春送春联送祝福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直接受益群众超万人,“送春联进万家”已成为我市的惠民文化品牌。今年春节前夕,为了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有关部门及组织者将书法家们分散安排,错开出行时间,通过入村进社区现场写春联、送福字给村(居)民的方式,提前把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祝福送到大家手中。
  茂名当地有“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的习俗。为了让全民共享新春欢乐,各镇、村(社区)的文化团队还专门为留守茂名过年的外来人员、五保老人书写春联,送上新春的问候与祝福。为解决送春联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专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春联上门。
  通过下乡(社区)挥春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年味,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我市创文巩卫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新气象和可喜变化,见证了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